健康養身★飯後喝水不好?這4 個飯後的習慣,到底有沒有問題?

關於「飯後可以干 XX、不可以干 XX」的話,你一定沒少聽過,比如:

 

飯後喝水沖淡胃液(胃酸)!

 

飯後喝酸奶幫助消化!

 

飯後運動會導致胃下垂!

 

要丁當說啊,飯後最不應該……餓着,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些傳言背後的真相。

 

 

●   ●   ●

 

飯後喝水會沖淡胃液嗎?

 

飯後喝水不好?這4 個飯後的習慣,到底有沒有問題?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只要你消化功能正常,任何時候喝水,都不會把胃液稀釋到影響消化的程度。

 

正常人在飯前空腹狀態下,胃酸含量本來就很少,只有吃下東西後,才會大量分泌胃酸。

 

胃酸(胃液)是一種「緩衝液」,緩衝的意思就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胃酸會一直穩定在合理範圍,不會輕易變得很酸、也不會輕易被稀釋。

 

如果只考慮理論上的可能性,除非一次喝下近 2 升的水才會讓胃液有變化。

 

嗯,一般人干不出這事兒。

 

 

●   ●   ●

 

飯後喝酸奶能助消化嗎?

 

飯後喝水不好?這4 個飯後的習慣,到底有沒有問題?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真相是殘忍的……飯後喝酸奶並不能幫助消化。

 

我們常說的消化,它需要的是規律的胃腸蠕動和消化酶, 但是酸奶本身並不能糾正身體不規律的胃腸運動,也沒有消化酶,並不能真正幫助消化。

 

那益生菌呢?也許出廠時可能真像廣告里說的「一瓶含幾百萬活性益生菌」,可經過了運輸、存儲、被買回家,到最後喝下肚,有多少菌能一路披荊斬棘活着到達腸道,可就難說了。

 

另外,酸奶算是飽腹感比較強的食物,而且市售酸奶以含糖的居多。

 

當你已經吃得很飽後再喝酸奶,就是額外多吃糖、多吃熱量,會更飽、更難消化。

 

所以,如果你正在減肥,卻還想飯後喝一杯酸奶,建議先把一頓飯的飯量減半。

 

 

●   ●   ●

 

飯後運動會胃下垂嗎?

 

飯後喝水不好?這4 個飯後的習慣,到底有沒有問題?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胃下垂主要和體型瘦長有關,和飯後是否運動真沒有太大關係。

 

「胃下垂」聽起來有點兒嚇人,但它不能算是一種病,只是胃的位置比較低的一種解剖狀態。現有的證據還不能說明胃下垂會導致各種胃部不適。

 

不過話說回來,飯後立即運動,確實會對呼吸、胃腸蠕動等有影響,讓人感覺不舒服。

 

這裡建議大家合理安排吃飯和運動的時間:

 

  • 飯後半小時內: 不要劇烈運動,可以做些輕量的活動,比如擦桌子、掃掃地等;

  • 飯後 1 小時: 可以進行快走、慢跑等中等強度的運動,當然也是你怎麼舒服怎麼來,如果這個時候的運動會讓你不舒服,丁香醫生建議你再緩緩;

  • 飯後 2 個小時: 這個時候是運動的最佳時期了,可以放心地進行各種體育鍛煉。

 

 

●   ●   ●

 

飯後游泳,更容易溺水?

 

一直有種說法:飯後胃部血流豐富,有大量的消化工作要做,而分配給肌肉的血流量就少,所以去運動時容易抽搐,甚至游泳時容易溺水。

 

不過,美國紅十字會科學顧問委員會回顧了多篇相關臨床試驗研究,並諮詢了相關領域專家,最終發表聲明稱:

 

飯後游泳和溺水風險增加真心沒關係。

 

不過,如果吃了含有酒的食物,倒是真會增加游泳溺水的風險,該收斂的時候還是要收斂。

 

 

所以,很多「不是都說」「別人常說」的老話,本身就是錯的。

 

倒是飯後看看丁當的科普小文章,真的對身體好呀。

 

本文已獲 丁香醫生 授權 微信號:DingXiangYiSheng
原文標題:飯後喝水不好?這4 個飯後的習慣,到底有沒有問題?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轉載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在新冠口服藥物採購進度上,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已與默沙東完成簽約,預計購買1萬人份抗病毒藥物;正待食藥署通過該藥物EUA,等專家諮詢小組討論使用時機後,將放至治療指引,進行臨床使用。 因疫情趨緩,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經濟部前天公告修正百貨賣場措施指引,取...

閱讀詳情 »

蠶絲吸濕力是純棉的1.5倍,更是羊毛的1.8倍,能迅速吸收並散發人體汗氣。所以也被譽為「最適合台灣人的被子」,輕薄又保暖,適合濕氣重的台灣。堅持手工生產超過40年的益成室,用心守護台灣生產的招牌,給消費者最好的蠶絲被。 一床蠶絲被,兩代人傳承的用心 「全手工製作的蠶絲被很費時費力,所以年輕人都不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舌頭是一個影響呼吸、說話、吸吮母乳以及吞嚥的器官,人在胎兒時期舌頭會受一條薄薄的結締組織引導而向前生長,即為連接舌頭與口腔底部的「舌繫帶」。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郭秋陽表示,舌繫帶過緊(Ankyloglossia)為先天異常疾病,美國的研究資料顯示,大約4%至5%...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天(1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5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零本土個案,且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為3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30多歲,分別自新加坡(案16563)及印尼(4例,案16564至案16567...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