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是一個特殊器官,它既是身體的一部分,更是與精神、思維密不可分的重要器官。養腦、護腦、健腦也早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綜合起來有八種方法可以健腦、養腦。
一、食物健腦法:人腦需要有多種營養物質來滋補,才能有效的推遲和抑制腦細胞的衰老退化。一般說來,凡是能促使人體血液呈現鹼性狀態的食物,都具有健腦的良好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含卵磷脂、腦磷脂、谷氨酸的食品能提高大腦活動功能,延緩大腦衰老,此類食物有蛋黃、大豆、蜂蜜及富含DHA(22碳6烯酸)的食物,如沙丁魚、大馬哈魚、貝類、淡菜(又稱蟶子)等。
另外,腦的大敵是煙酒,因為煙酒能「毒害」腦細胞,導致大腦代謝異常,加速腦細胞死亡,為此,健腦防衰老的第一要素,必須下決心戒除煙酒!
二、節欲健腦法:傳統養生學講究「天人相應」,要求人的生活方式和習慣隨季節而變化,提倡適度節制性慾,以蓄養人的精氣神,有利於健腦安神。倘若性生活放縱,則會導致腦力虛虧,嚴重者甚至還會導致神智性障礙。特別強調在冬季應做到「藏精葆元」,因為冬天時人體能量比夏季大為減少,而抗禦嚴寒又要消耗很多能量, 會明顯的顯現出「能量不足」,所以應當停止性生活。
三、睡眠健腦法:在現實生活中,睡眠狀況良好的人,不但精力充沛、頭腦清晰,而且還表現出充滿活力。而睡眠不好,被失眠困擾的人,不但經常顯得精力不佳,而且情緒也不好,甚至有些人還患有神經衰弱,所以要想保持頭腦健康,必須調節好睡眠,保證每天有7~8小時的睡眠時間。
四、科學用腦:根據「用進廢退」的原理,人的大腦應當經常使用,腦子越使用就會越靈活。但用腦應做到「勞逸結合」,不要使腦子過度勞累,最簡便的方法是用腦(學習或思考)一小時後,休息10分鐘,休息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聽輕鬆的音樂,或是遠眺風景,或是靜坐冥想。
五、環境護腦法:工作或學習的環境對於養護大腦十分重要,夏天要選安靜清涼的環境,而冬天則要求保暖、空氣流通的環境,學習或工作的效率會很好;反之,如果夏天在悶熱的環境中(溫度超過34℃),不但效率低,而且大腦的消耗會明顯增多,對大腦十分有害。
六、良好坐姿健腦法:科學研究發現,坐姿不端會影響大腦的血液供應,血流緩慢導致腦部供氧不足,既影響工作效率,又會傷害神經,正確的坐姿是:背要直,腰要挺、頭要正、腳要平。
七、光線適中用腦法:光線太強烈時,對腦細胞的刺激太大;光線太弱太暗時,使大腦皮層的興奮度受到抑制,工作效率則會降低。在光線適中的場合學習或工作最有利於護腦、健腦。
八、靜修動練健腦法:對於腦的養護,古代養生家主張靜修和動練。「靜修」就是靜坐冥想,古人認為,修煉靜功達到高級層次時,會出現「河車逆運」、「還精補腦」的奇異效果;美國科學家通過對多批自願受試者進行「靜坐冥想」訓練,一百天後發現其中80%的人的記憶力得到提高,其中約1/3的人,腦中分泌的「內啡肽」(又稱快樂素)明顯增加,感到心中快樂,說明靜坐的健腦效果應當肯定。「動練」不但能增強體質,而且也能改善心理狀態,使人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健康長壽充滿信心。在中國民間流行的「動練」方法有:五禽戲、八段錦、武當太乙仙鶴功,武當太乙天鷹功,大雁功和太極拳等,最簡單的是玩鐵球、踢毽子、爬山、慢跑等,甚至編織也有利於大腦的保健。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睡眠時間 健康卵磷脂 哺乳銀杏功效 記憶力卵磷脂 哺乳 推薦卵磷脂 孕婦酷玩樂團 科學家正確的 韓文翻譯網最簡單 坪數換算中國 古代 科學家工作效率 英文工作效率 提升工作效率 音樂工作效率 ppt三歲 睡眠時間養身大豆卵磷脂 哺乳大豆卵磷脂孕婦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卵磷脂 哺乳 推薦卵磷脂 孕婦 何時吃新生兒睡眠時間寶寶睡眠時間正常睡眠時間幼兒睡眠時間小孩睡眠時間最佳睡眠時間
相關推薦
「子宮頸癌」有救了!這個我們「常吃的菜」竟可殺死多它100倍的子宮頸癌細胞!!一定要分享出去!!
(圖片來源women.texaschildrens.org ) 曾讀到明代著名醫學家孫一奎的故事,他曾經使用韭菜這種溫補腎的特性,治療子宮頸下垂,而根據蘋果日報報導,香港城市大學以銀杏、韭菜、苦瓜等八種常用蔬菜作抗癌研究,研究它們治療子宮頸癌的成效,結果發現韭...
閱讀詳情 »病童圓夢了! 「安娜」「艾莎」現身探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電影《冰雪奇緣》風靡全球,深受大小朋友喜愛,舞台劇也將來台演出,「安娜」與「艾莎公主」悄悄現身國泰醫院兒童病房,病童看到真人版紛紛驚喜不已,欣喜若狂爭相搶著合照,現場宛如一場盛大的見面會。 病童圓夢了 每位病童看到「安娜」與「艾莎公主」,都從床上跳起來,簡直像是在作夢...
閱讀詳情 »愛跑馬拉松 小心膝蓋臏骨外翻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喜歡跑馬拉松嗎?可得要做好防護措施!中醫師指出,門診中,有不少愛長跑的民眾來就醫,主要是因為出現膝蓋臏骨外翻;所以,對於喜歡長跑者,最好是能做好防護措施,才能避免出現運動傷害。 有很多民眾喜歡跑步,尤其是馬拉松競賽,更是長跑者的跑步目標;然而,因為跑步所出現的運動傷害...
閱讀詳情 »孩子是過動兒? 家長可從旁觀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在台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約有3%至6%,平均一班約三十名孩童,就有1至2個出現類似疾病;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醫學科主治醫師楊照彬指出,這不僅會影響孩子和同儕互動,對於家長和教師管教上更是一大挑戰,但是,要如何發現孩子有過動或注意力不足現象呢?只要掌握幾個法則,家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