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骨頭發疼、骨折才知是癌! 多發性骨髓瘤10年增6成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骨頭發疼,當心是大警訊!一名年近60歲的餐廳老闆娘,脊椎骨頭就莫名、持續性疼痛,本來還以為是工作太勞累導致,沒想到一就醫,原以為只是單純的檢查而已,卻一路被轉診至血液腫瘤科,最後確診是癌症「多發性骨髓瘤」。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葉士芃表示,根據最近的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多發性骨髓瘤當年度新增625人,與10年前的發生人數386人相較,增加了6成5。

多發性骨髓瘤好發於60到70歲左右,過去認知多為西方人發生率較高,不過近年台灣的發生人數持續增加,醫界認為,不但與人口老化有關,也有可能受到飲食西化影響。

葉士芃說,臨床觀察發現,許多人因為骨頭疼痛、或骨折就醫,檢查之後,才輾轉發現罹患多發性骨髓瘤;也有患者是因為症狀類似慢性疾病而輕忽,往往延誤了就醫時間。

正因為多發性骨髓瘤屬於血液惡性腫瘤,較難治癒,也容易復發,且每次復發都讓治療變得更困難。

葉士芃指出,多發性骨髓瘤是由於骨髓內「漿細胞」病變所致,癌化的漿細胞會令特定的免疫球蛋白「M蛋白」大量增生,影響免疫力,導致貧血、腎功能影響,尿液的泡泡變多、體內蝕骨細胞活化,造成骨頭疼痛、骨質疏鬆,進而容易骨折。

過往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只能靠化療,效果有限,存活時間僅1至2年左右,葉士芃說,近年來發現,多發性骨髓瘤細胞上帶有大量的CD38抗原,鎖定CD38抗原作為標靶,有助延長患者存活時間,好消息是,過去標靶藥物需自費,療程動輒每月十幾萬,但健保今年4月1日起核准抗CD38標靶藥物用於與現行療法併用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第二線治療,只要經事前審查核准,給付22次輸注於具有良好日常體能狀態的成人患者,預估能讓400位患者受惠。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磐石艦染疫官兵接觸者 最新採檢進度:採64人、40人陰性!

躲疫宅在家更健康! 北醫首推LINE帳號復健師線上教你練身體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6月健保將納入多款最新「救命藥」!健保署今(13)日宣布藥物共擬會議一口氣通過6大類、7款藥物納入健保給付,包括對抗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的新一代抗生素、能提高幹細胞移植成功率的病毒抑制劑,連已超過十年無新藥可用的晚期卵巢癌、子宮頸癌,也...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篇刊登於「歐洲內科學期刊」的論文,收集早期在中國發表的5篇個案研究,統合分析後做出「新冠肺炎重症與吸菸並無顯著相關」的結論,迥異於現有的其他研究結果,引發關注,但不只世界衛生組織(WHO)昨發聲明再指吸菸者若感染COVID-19將...

閱讀詳情 »

▲(照/彰基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63歲婦人,過去半年以來,時常呼吸急促,且症狀一路加重,最後甚至感覺像「鬼掐脖子」還出現咳血症狀,偏偏因為擔心新冠肺炎疫情,一度遲遲不敢就醫,直到3月暈倒導致頭部外傷急診就醫,這才被發現甲狀腺腫瘤嚴重侵犯氣管,呼吸道9成都被塞住了。 收治病...

閱讀詳情 »

春季進入茭白筍的產季,有美人腿之稱的茭白筍高纖、低熱量,是很好的營養來源;然而,有時剖開茭白筍會發現有不少黑點,有黑點的茭白筍能吃嗎?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茭白筍中的黑點主要與黑穗菌的寄生有關,若錯過適當的採收期就容易出現黑點;有黑點的茭白筍雖然較不美觀但仍可正常食用,也無損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