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髕骨韌帶斷裂 這些人最易發生

髕骨韌帶斷裂 這些人最易發生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今年美國職籃開幕戰,林書豪因為髕骨韌帶斷裂退場,整個球季都無法再度展現球技。髕骨韌帶的功能為何?一般人會不會有髕骨韌帶斷裂的問題呢?股四頭肌幫助進行強力的膝蓋伸直運動,股四頭肌也負責在走路時協助髖關節屈曲和穩定骨盆。運動時,股四頭肌在跳躍降落、短跑、快速改變方向、下坡時幫助身體減速。

髕骨韌帶斷裂 易發生於男性、膝部曾受傷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丁睿宇說明,髕骨韌帶位於髕骨的下方,負責股四頭肌與脛骨的連接。最常發生髕骨韌帶病變的時間點,是股四頭肌進行離心收縮時。離心收縮代表肌肉在伸長狀態下進行收縮,而肌肉收縮會使得肌肉縮短,這時肌肉收縮的方向與肌肉本身的狀態相反,容易造成肌肉與肌腱受傷。

一般髕骨韌帶病變較容易發生在男性、有過膝部受傷病史、股四頭肌無力與柔軟度不佳、膕繩肌過緊者。除了上述這些骨骼肌肉相關的疾病,髕骨韌帶斷裂在糖尿病、肥胖、副甲狀腺亢進、慢性腎衰竭、使用類固醇、使用特定抗生素的病人,會隨著年紀上升增加斷裂機率。

排球、籃球、在下坡慢跑 增加髕骨肌腱受傷率

從事跳躍性運動的人,如排球、籃球,髕骨肌腱病變的發生率約莫50%。髕骨肌腱斷裂常發生於40歲以下進行突發性跳躍動作時,在平地慢跑沒關係,但是在下坡慢跑,股四頭肌就必須進行頻繁離心收縮,增加髕骨肌腱受傷機率。就算不是運動員,一般人也有可能發生髕骨肌腱斷裂,往往在腳卡住加上人向後倒,身體的重量會對髕骨肌腱遠端產生極大的牽張力導致斷裂。

丁睿宇醫師表示,髕骨肌腱病變治療主要以復健運動為主,可在物理治療師指導下進行正確的肌肉收縮訓練以達到恢復功能和預防再度傷害的效果。除了運動外,體外震波治療、注射治療都有治療效果。如果髕骨肌腱是不完整斷裂,膝部固定2至3周有可能復原;倘若為完全斷裂,手術介入就不可避免,術後的復健治療,逐步增加功能對患者極為重要。(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0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洪媽媽最喜歡拿紅棗來燉雞湯,燉出來的湯頭甜而不膩,非常爽口;吳太太則習慣用黑棗燉排骨湯,更喜歡優美的色澤與豐厚的口感。似乎紅棗、黑棗都有各自的支持者,到底這兩種之間各有什麼不同?營養價值有差別嗎?紅棗、黑棗 營養價值無差異中醫師陳旺全指出,無論是紅棗或黑棗,在中醫的分科裡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了幫助民眾健康減重,衛福部彰化醫院健康減重班特別找來中西醫的醫師評估學員的各別狀況,並加入包括西醫藥物及中醫埋線、針灸等減重方式,提供給學員以「自選餐」的方式選擇適合的減重方式;彰化醫院減重護肝小組個案管理師洪雅琳指出,學員可選擇「三合一」減重方式,也可只加西醫或中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3歲徐小姐常自豪翹臀能駕馭緊身褲,但日前右側臀部突然劇疼,且延伸至小腿,求診多科遲遲找不到病因,甚至嚴重影響睡眠,令她相當苦惱,經到院評估疼痛症狀位置及腰部影像檢查,確診為梨狀肌症候群。排除椎間盤壓迫原因 疼痛源頭在腰部要警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暨疼痛治療中心、骨科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0)日新增1例新冠境外移入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案1006),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3月5日持核酸陰性報告入境台灣,至今無異常症狀,集中檢疫期滿前採檢核酸陽性,接觸者中1人日前已發布確診,其他10人列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