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溫濕黏易中暑 刮痧去熱有撇步

高溫濕黏易中暑 刮痧去熱有撇步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最近忽而大太陽,才一轉眼,卻又下起大雨,高溫悶濕的氣候,總讓人感覺濕濕黏黏的很不舒服;醫師指出,時令即將進入夏至,中暑求診的人就越來越多,由於暑熱會造成津液元氣耗傷,民眾可藉由刮痧來解暑,有助體內熱氣散出。

秀傳101皇家健康會所中醫師呂友文指出,「痧」是氣的失調瘀結,刮痧可排除體表或是經絡內的有毒物質。刮痧可使用玉砭、木棒、瓷質湯匙等,或使用手也可以,以刮、擠、揪、捏刺激體表,以清除不利於身體的物質。

刮痧也有撇步,得要做的正確才有效;呂友文中醫師表示,刮痧角度應由上而下、由內而外,刮痧器具與皮膚間的角度以45度為宜,並保持同一角度,刮痧時用力均勻、適中,力道應由輕漸重,不可忽輕忽重,刮拭面積盡量能拉到最長,應為單方向用力,回程不刮。

呂友文醫師指出,初次刮痧時間不宜過長,且手法不宜過重,第二次刮痧應與第一次間隔1至2週。每次刮拭以20至30鐘為宜,剛刮完痧不可進冷氣房,因為在冷氣房反而容易受寒而頭痛、全身痠痛,刮痧後待在一般室溫通風處 1 ~ 2 小時為宜,刮痧後若仍然頭痛,可搭配清熱解暑藥物使用,補充溫開水,不可飲用冰水。

另外,呂友文並強調,頸部前方不能刮,體質較弱或體質敏感,一刮痧就臉色發白的人不要刮,老人、小孩皮膚比較脆弱,刮痧時力道儘量放輕,避免皮膚傷害,年老體弱、皮膚過敏、有心血管疾病、白血病、血小板減少症、癌症,或皮膚上有傷口、疤痕的人,及懷孕婦女,皆不適合刮痧。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36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根據統計,國內30歲以上婦女罹患子宮肌瘤的比例高達20%,40〜50歲婦女發生率更高達30%!今年32歲的黃小姐就因罹患「黏膜下肌瘤」而流產兩次;婦產科醫師提醒,子宮肌瘤除了容易出血外,也可能引起反覆性流產,女性朋友一定要多加小心! 負責診治黃小姐的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在台灣,愛滋感染者有明顯增加的趨勢,為了能降低愛滋醫療費用,引進愛滋學名藥已勢在必行;不過,帕斯堤聯盟指出,相關機關也應加強把關,除了應提供學名藥的藥效實證外,也應有良好的配套措施,才能減少愛滋感染者疑慮,甚至避免影響感染者的病情。帕斯堤聯盟指出,從節省政府藥費支出的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50歲中年男子,近日發現頭皮乾燥發癢,且出現頭皮屑症狀,使用去屑洗髮精不但沒有效果,頭皮屑的問題反而愈來愈嚴重,且頭皮摸起來有一層厚實的硬皮,到診所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乾癬性頭皮屑。醫師表示,使用去屑洗髮精超過3個星期,頭皮屑症狀都沒有改善,建議應就醫檢查,以免延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最近冷氣團來襲,許多病毒都特別活躍,尤其是輪狀與諾羅病毒,不但造成小孩上吐下瀉,更是有不少大人肚子不舒服;中醫師並發現,門診中,因為有腸胃型感冒就醫者就多了二成,不只是會又吐又拉,還有的病人則是會有肚子悶痛,要拉又拉不出來的症狀。可別以為肚子痛或是大便拉不出來就是便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