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魚與熊掌兼得 乳癌開刀前先投藥可提高療效、降副作用

魚與熊掌兼得 乳癌開刀前先投藥可提高療效 降副作用

()

有多少次,治療乳癌的醫師與病患間出現這樣的對話?「我的手臂水腫得很嚴重,而且痛得根本無力抬起,還因為淋巴結反覆感染,多次發燒到40度進出醫院,需要用到抗生素才能控制。對我來說,摘除全淋巴結後衍生的副作用甚至比切除乳房還令我感到痛苦...。」一名罹患第三期乳癌的開刀房督導說道。醫師表示,早期乳癌患者可在開刀前先投藥,醫學上稱「術前輔助治療」,提高腫瘤與癌細胞在開刀前消失機會,並提供醫師用藥選擇依據,增加乳房保留機會,同時還有機會降低腋下淋巴結摘除機率,免去術後副作用的產生。

摘除腋下淋巴結易淋巴水腫 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一般外科主任洪碩徽表示,淋巴結就像身體的保衛站,可以幫助體液循環,製造淋巴球及抗體來阻擋病原入侵,然而手術合併摘除腋下淋巴結後,約三成乳癌患者,會因此使得腋下淋巴回流受阻,形成淋巴水腫,出現手麻、無力等不適症狀,且長時期腫脹容易造成關節僵化,嚴重者可能導致肢體變形,甚至因循環不好而增加感染率,影響日常生活,對患者來說相當折磨。

治癌新觀念:部分患者做前哨淋巴切片即可

洪碩徽醫師表示,以往治療早期乳癌觀念以乳房全切除合併摘除腋下淋巴結為主,隨著治療觀念改變,目前部分患者可僅做前哨淋巴切片術即可,確認癌細胞是否真的擴散至後續淋巴結,再判定是否有必要做全淋巴結摘除;因淋巴結的感染是循序漸進的,如前哨淋巴結沒有感染,就可依此判定後續淋巴結發生癌細胞轉移情形低,便不需全摘除,可因此減少副作用發生。

術前輔助治療 減少副作用、提高乳房保留機會

洪碩徽醫師說,早期乳癌開刀前會先施行化學、荷爾蒙或標靶治療,可望讓腫瘤與癌細胞在開刀前消失,使原須進行乳房全切除合併摘除腋下淋巴結的患者,能改做前哨淋巴結切片術即可,避免術後副作用發生,同時還能提供醫師用藥選擇依據,提高乳房保留機會。

洪碩徽醫師也提醒,患者如發覺手臂疼痛、感覺沉重,應趕緊至醫院檢查、治療,透過穿彈性衣、避免拿重物或手術等方式,改善副作用問題。積極治療乳癌,並不需要犧牲生活品質,「術前輔助治療」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4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肺阻塞在國內名列十大死因的第七位,每年約有超過6千人因此喪命,患者不僅有猝死高風險,發病末期連呼吸都可能得用盡全身力氣。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黃建文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症狀缺乏特異性,容易被患者忽略,導致未能及時治療,也因此更不能輕忽嚴重性。老翁罹慢性阻塞性肺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放假時,青少年從事靜態型活動所花費的時間,如上網聊天、打電玩、看電視等,明顯多於平日。像在平日,有38.5%受訪者每次花2小時以上以線上/通訊軟體聊天,假日則上升至 53.1%;打電玩的比例,也自平日的29.4%上升至 47.4%,以上是董氏基金會2020年針對六都青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寒流一波波來襲,隨著氣溫降低,病毒較為活躍,如今除了新冠肺炎疫情外,又是流感的好發的季節。對此,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舉辦「中醫顧健康,防疫好生活」活動,由中醫師盧昱竹及龔彥綸分享預防感冒與穴道按摩教學,團隊也為候診的病人及家屬做耳穴健檢,幫助他們更了解自己的體質,進而提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天氣冷颼颼,連日來的低溫讓許多長輩穿上厚厚的棉襪,此時若患有糖尿病的長輩因為保暖而未每日檢視雙腳,容易忽略因糖尿病引起的足部病變,形成糖尿病足部潰瘍傷口,因此,足部照護也是寒冬季節裡呵護長輩不容忽視的一環。萬病皆從足下尋 每日檢視足部和保養足部照護的關鍵在於要先了解引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