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鼠患又來了! 57歲肉販染漢他病毒

鼠患又來了! 57歲肉販染漢他病毒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1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確定病例,農曆年節將至,提醒民眾大掃除時,應留意環境中老鼠可能入侵的路徑;家中廚餘或動物飼料應妥善處理,並清除家中老鼠可能躲藏的死角;另餐廳、飯店、小吃攤、市場、食品工廠等業者應留意環境衛生,驅除建築物中的鼠類,並採取相關防鼠措施,避免疫情發生。

患者目前症狀改善並出院

疾管署表示,這名漢他病毒出血熱確診個案為家住南部57歲男性,從事肉品販售,近期活動地以住家及工作地為主,無旅遊史,去(105)年12月23日出現發燒、肌肉痠痛、畏寒等症狀至診所就醫,因症狀持續於25日至醫院就醫並收治住院,經醫院通報採檢,確認感染漢他病毒出血熱;目前個案症狀改善並已出院,同住家人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啟動疫情調查,並針對個案活動地至少半徑200公尺範圍進行捕鼠滅鼠及民眾衛教等防治工作。

多數為男性感染者

依據歷年統計資料顯示,國內每年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數為零星個案,2008年截至目前共計11例確定病例,多數為男性感染者(9例),年齡層則以50~59歲為多(4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為人畜共通傳染病,人類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污染帶有漢他病毒飛揚的塵土、物體,或被帶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就有感染風險。

突然且持續發燒

漢他病毒主要感染症狀為突然且持續性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伴隨臉潮紅等,約第3~6天出現出血症狀,隨後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並可能進展成急性腎衰竭,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

落實防鼠三不措施

疾管署呼籲,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三不措施,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民眾應隨時做好環境清理,尤其是倉庫、儲藏室等老鼠容易窩藏的空間。如發現鼠類排泄物時,應先配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並以稀釋漂白水(100cc市售漂白水+1公升清水)潑灑於可能被污染的環境,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行清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9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為提供病患方便的醫務服務,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與玉山銀行攜手合作,共同開發自助掛號批價繳費機(KIOSK)之e化系統,提供各項醫療相關服務,改善病患就醫時效,節省排隊掛號、批價繳費及領藥的時間。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趙嘉倫副院長表示,有鑑於病患到院後還需掛號、繳費、候診的時間,可能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根據統計,全台有超過15萬人深受心房顫動困擾,盛行率約為1.5%。由於心房顫動患者中風機率是正常人的5倍,因此不少病患會服用抗凝血藥物預防中風。然而,傳統抗凝血藥物Warfarin雖能有效減少缺血性中風的發生,但亞洲人服用後反而容易造成腦出血。繼新型抗凝血劑dabigatr...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台中市一名許姓女子發生連續兩週全身疲憊、嚴重盜汗,至診所檢查被當一般感冒治療,日前在家中因脫水休克送至臺中慈濟醫院掛急診,經泌尿科醫師檢查後,發現是罹患罕見的腎上腺「嗜鉻細胞瘤」,經藥物與手術治療後患者已恢復健康。台中慈濟醫院劉昕和醫師表示,許姓女子因為全身盜汗,毛巾不離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過去保養品多是利用化工合成、植物萃取物或酵母菌培養製造;近年來,隨著醫療科技發展,幹細胞生長因子也能應用於保養上,且由於可讓人體更容易吸收並直接作用,因而具有修復肌膚表層細胞、加速黑色素代謝、促進膠原蛋白增生,以及增進血液循環等效果,進而成為愛美人士抗老凍齡的新選擇。翔宇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