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上萬名新生兒發展遲緩 定期檢查掌握治療期

上萬名新生兒發展遲緩 定期檢查掌握治療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寶寶的平安健康出生及成長,是為人父母最大的盼望。育有一個9個月大寶寶的媽媽最近發現,寶寶聽力與發音似乎有些問題,當家人在跟孩子玩躲貓貓或叫他名字時,總是不太有反應。在兒童健檢後才發現寶寶確實有聽力問題,甚至導致寶寶發音產生障礙。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院長、小兒科醫師楊文理表示,家長平時應觀察、記錄兒童健康生長情形、定期至醫療院所進行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寶寶的健康問題,及早治療。
楊文理院長說,每位寶寶都有一本「兒童健康手冊」,提供家長用記錄寶寶從出生到上小學前的成長及健康狀況,除了嬰幼兒預防注射外,還包含7次免費健康檢查,分別是出生至2個月、2至4個月、4至10個月、10個月至1歲半、1歲半至2歲、2歲至3歲及3歲至未滿7歲時合計7次。
檢查內容除身高、體重等生長評估外,還有發展診察。楊文理指出,每一次的檢查結果都要持續按時追蹤,才能確實掌握寶寶的健康狀況。以1歲半的兒童為例:已經能夠獨立由坐或躺的姿勢站起、能表達自己意思等,如果有自顧自玩,大人反覆叫喚名字多次不理會等異常狀況時,建議父母盡快帶孩童至醫療院所做進一步評估。
楊文理院長進一步解釋,台灣一年約有上萬名新生兒有發展遲緩的現象,但在兒科門診時常發現部分家長較不了解兒童健康檢查的重要性,輕忽寶寶定期健康檢查的重要性,錯過黃金治療期。3歲前是兒童發展黃金期,家長一定要定時帶兒童至醫療院所接受兒童免費健康檢查及施打疫苗。
台北市衛生局也提供「臺北市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或具圖像互動化的「兒童發展圖像篩檢互動網(http://kidd.taipei)」系統,協助家長、保母或托嬰機構、幼兒園等教保人員,隨時隨地為6歲前的孩童評估身心發展篩檢,如有發現疑似異常或遲緩情形,可依不同需要尋求臺北市政府早期療育工作團隊所提供的相關資源,包括醫療復健、就學諮詢、親職教育及社會福利申請等。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83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萬聖節不給糖就搗蛋;然而,多吃糖卻造成兒童蛀牙危機!根據國民健康署兒童口腔及衛生狀況調查顯示,未滿12歲兒童「每日有喝一杯含糖飲料或甜湯」者,高達7成以上,但每天平均潔牙次數僅1.48至1.97次,近2成兒童未刷牙就睡覺,5歲齲齒率高達近8成。為降低兒童的齲齒率,國健署推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沒發生性行為,也會感染菜花?!一名3歲的男童日前到公園玩時,因肚子不舒服到公廁解便,沒想到事後男童卻常喊屁股不適,男童母親一開始以為只是便祕而不以為意,直到發現有惡臭味才就醫,診斷後竟確認感染菜花。醫師提醒,出入公共浴廁,應注意毛巾或馬桶是否清潔乾淨,盡可能先以熱水燙洗、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傳統缺牙患者製作活動義齒時,可依靠上下顎的齒槽脊和硬顎區,作為支撐義齒的作用;但口腔癌患者,因手術切除部分支持組織,會導致傳統活動義齒的功能大打折扣。近年來,隨著人工植牙技術的發展,提供口腔癌患者一種治療的新選擇,讓口腔癌患者術後,利用人工植體技術製作活動義齒,可恢復口腔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布全台9月市售及包裝場農產品殘留農藥監測結果,共檢驗農產品220件,其中17件不合格,包括9件蔬菜、6件水果及2件花草植物;其中花草植物被驗出農藥殘留不合格的為台中市大潤發忠明店的「宜洋薰衣草」驗出陶斯松,以及澎湖縣乾杯現調飲品三多店的「風茹茶」驗出加保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