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你上榜了嗎? 6大高危險族群 易招熱傷害

你上榜了嗎 6大高危險族群 易招熱傷害

圖說:你上榜了嗎? 6大高危險族群 易招熱傷害。(擷取至flickr,作者gr33n3gg,http://bit.ly/1t6DORn)

欣傳媒 | 欣健康/楊晴雯

台灣夏季進入尾聲,但氣溫仍居高不下,依台灣衛生福利部統計分析2014年7月至8月20日,因熱傷害至急診人次為1,106人次,較去年同期的857人次,增加近三成。國健署提醒民眾,穿著保持涼爽、補充水份、提高警覺,才能有效預防熱傷害。

台灣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代理組長陳妙心表示,,任何人都有可能會發生熱傷害,尤其嬰幼童、65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患、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及過重者等,屬於6大高危險族群,容易因高溫而造成熱傷害。

台灣衛福部即時疫情監視及預警系統最新調查顯示,台灣近180家醫院急診資料,2014年7月1日至8月20日因中暑、熱昏厥、熱衰竭等熱傷害到醫院急診人次為1,106人次,較去年同期的857人次為多。

陳妙心提醒,當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盡速就醫。

陳妙心強調,預防熱傷害應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讓身體保持涼爽;不論活動程度如何,都應隨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喝水,且養成每天飲用至少2,000㏄的白開水;另外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並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以及太陽眼鏡。

生活化的、休閒化的健康新知,請進【欣健康http://solomo.xinmedia.com/health

相關推薦

乳癌位居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阮綜合醫院乳房外科劉宗瑀醫師提醒,為早期發現癌蹤,除了每月定期自我檢查外,逾45歲以上婦女每2年應主動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然而,年輕女性也別輕忽乳癌篩檢的重要性,可諮詢醫師選擇乳房超音波檢查,以期能早期發現異常病變徵兆,及早治療方能重拾健康。  乳房X光攝影檢查是早期發...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崔嫻編譯 如果你有抑鬱症,向你生活中的人敞開心扉,告訴他們你的病情是可以治癒的。但這並不總是容易的,尤其是當那個人是你的新約會對象的時候。 儘管人們對抑鬱症的認識正在提高,但這種情況仍然被一些人誤解。抑鬱症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現,但症狀可能包括長期和普遍的悲傷和絕望情緒,對曾...

閱讀詳情 »

俗話說「病從口入」,若任意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魚類,恐導致中華肝吸蟲寄生體內造成不適症狀!到底該如何預防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煮熟再食用是預防寄生蟲感染最簡單的方法,除此之外,在食材處理過程中也應留意衛生,避免生熟食交互感染,就能大幅降低寄生蟲染病的機會。 中華肝吸蟲是一種常見...

閱讀詳情 »

地牛翻身震撼全台!今日(18日)下午13:01芮氏規模6.1的強震,震央發生在花蓮縣秀林鄉,讓許多人的午餐時刻變得不平靜,接連的餘震更是令人驚魂未定。 每當發生像強震等重大災難時,就會想到「緊急避難包」。消防署列出緊急避難包中應有的15樣物品,其中必備7樣物品,分別為:食物、礦泉水、小毛毯、急救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