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千萬別再掏耳朵了!這就是愛掏耳朵的下場,真的太可怕了…

千萬別再掏耳朵了!這就是愛掏耳朵的下場,真的太可怕了…

幾乎沒有人喜歡在正式場合探討耳垢,像對付其他的分泌物一樣,我們只在獨自一人的時候清理它們。

其實,一般情況下不需要特意去掏耳朵的,耵聹(耳垢、耳屎)其實可以自己掉出來。

 

隨意地掏耳朵,你可能會導致這七種後果:

1、你會將各種細菌引入耳道內

耳垢分成“幹的”和“濕的”兩種,東亞人包括中日韓人的耳垢絕大部分都是乾的。

耳道內的菌群有自己的生態平衡,如果人為地去干擾、去掏耳朵,反復過度掏耳朵可能會造成外耳道疼痛、瘙癢甚至皮膚破損感染等。若尖銳挖耳勺掏的過深可能損傷鼓膜,導致耳朵被感染。

另外挖耳朵時常會引起或造成外耳道皮膚的機械性損傷,使細菌乘虛而入,這些都可能會引起感染,尤其是黴菌感染。

2、棉絮殘留在耳道,可能導致感染

不太建議經常使用棉花棒來清除耳垢,因為這樣做可能會把耳垢推進耳道深處,推到了耳朵無法自動清理的地方。

耳垢被困在深處的同時也讓真菌,細菌以及病毒在外耳處堆積起來,讓我們有可能感到疼痛并感染。如果把耳垢推到了更深處,導致耳膜破裂,那就不是疼能形容的了。

此外,棉頭可能脫落而卡在耳道內,所以棉籤最好用於清潔外耳。

3、耳朵有自我清潔功能

耳垢自然排出來的原因有很多,就其動力來講,主要來自於顳頜關節的運動。當人咀嚼、說話及張閉口(如打哈欠等)時,顳頜關節的運動帶動外耳道壁,形成外耳道結構的特定蠕動樣變形運動,從而將耳垢排出體外。

所以當耳朵產生癢的感覺,並感覺到有堵塞的感覺時,可增加咬合動作,以幫助耳垢排出。不要用指甲、火柴桿等挖耳垢。因為指甲內常存有大​​量細菌,火柴桿表面也有許多不潔之物。

4、沒有耳垢的耳朵可能會“枯萎”

耳垢是耳道內的分泌物,內含油脂與防菌的酵素,能保護耳道的皮膚。耳垢相當於身體的凡士林,它會滋潤你的耳朵,如果耳朵過於乾燥,就會變得乾裂、“枯萎”。

實際上耳垢的保濕效果很好,在維多利亞時代,人們曾用耳垢當做潤唇膏(受不了啊)。

5、耳垢過多會造成聽力減弱

外耳道耳垢填塞,是傳導性弱聽的常見原因。少至中量的耳垢不會減弱聽力,但當耳垢完全堵塞耳道時,有可能造成傳導性弱聽和耳朵的不適。以下是常見的情況:

①耳垢特別多(尤其是油性耳垢)及外耳道皮膚新陳代謝較慢的人,耳垢排除能力比較差),有可能發生耳垢堆積在外耳道,日積月累,形成了一個“耳垢塞子”塞住外耳道,造成聽力下降,並有耳塞和痕癢的感覺,甚至耳鳴。

②游泳或洗頭之後,水浸入外耳道,耳垢因吸收水分而澎漲,完全堵塞耳道。患者可能突然覺得聽力減弱,並有耳痛的感覺,待乾爽後,才恢復正常。

6、過度清理耳垢會影響聽力

當你把東西塞進耳朵,如棉籤、耳機等,耳垢會形成一個“栓塞”。每年有800萬美國人因為這個問題要進行洗耳。更嚴重的是,這還可能導致耳聾、耳鳴等可怕的問題。

7、如果非要掏,有更安全的方式

滴耳劑可以軟化或清除多餘的耳垢,通常,這是一個方便快捷的辦法。

滴耳劑指滴入耳道內的液體藥物製劑,一般以水、乙醇、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等為溶劑,對耳道起著清潔、消炎、收斂等作用。

【滴耳劑的用法】

①將滴耳劑用手摀熱以使其接近體溫;

②頭部微向一側,患耳朝上,抓住耳垂輕輕拉向後上方使耳道變直,一般一次滴入5~10)滴,一日2)次,或參閱藥品說明書的劑量;

③滴入後稍事休息5)分鐘,更換另一隻耳;

④滴耳後用少許藥棉塞住耳道;

⑤注意觀察滴耳後是否有刺痛或燒灼感;

⑥連續用藥3日患耳仍然疼痛,應停止用藥,及時去醫院就診。

臨床上一部分病人的耳垢油性很大,非常粘稠,俗稱“油耳”,不容易自行排出,時間長了會形成耵聹栓塞外耳道,造成聽力下降,外耳道炎症等疾病。栓塞後耵聹很難自行取出,需要去醫院耳鼻喉科就診。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天氣日夜溫差大,一不小心就可能感冒,尤其許多患者雖部分症狀已逐漸改善,卻仍有喉嚨乾,導致咳嗽咳不停的現象;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陳嘉允指出,當感冒後,喉嚨處於休息恢復的階段,這時就有可能因氣溫、空氣品質等影響,誘發咳嗽,恐使病情再度延緩。臨床上,1名約70歲老翁,過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微創手術已成外科手術趨勢!花蓮縣一名80歲病患,罹患肝臟惡性腫瘤,至花蓮門諾醫院治療,院方外科團隊即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為鑽切除患部,術後復原狀況良好。花蓮門諾醫院外科主任伍哲遜表示,以往胃癌、肝癌、胰臟腫瘤疾病的患者,如採取傳統手術需在肚皮劃上20至30公分以上的傷口,不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許多抽菸者好不容易戒菸後,卻出現肥胖的困擾,其實主要是因血液中的尼古丁停止增加,使得身體基礎代謝率恢復正常,這時消耗熱量逐漸減少,加上味覺、嗅覺等改變,就會促使食慾不斷增加,導致肥胖問題。尤其戒菸期間,還得對抗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失眠等症狀,一不注意就有可能露出福態;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1名約30多歲婦人,體重約100公斤,因出現肚子脹痛、嚴重下肢腫脹等現象,就醫檢查,醫師發現原來是子宮長出肌瘤所導致;雲林虎尾若瑟醫院婦產科醫師蔡孟宏指出,患者經癌症指標檢查後,確診為良性腫瘤,接受手術拿掉整個子宮後,體重已逐漸下降,恢復良好。這名婦人過去曾做過腹部手術,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