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下這九種海鮮你就不得了了,他們居然是「癌症剋星」!第二種抗肝癌、肺癌、胃癌....99%恨太晚知道了!

對於癌症,最好的辦法是預防,而預防癌症,最好從我們的飲食做起。根據研究,多吃海鮮的人比一般人的發病率低30%以上!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出來的八大海鮮類癌症剋星!

吃下這九種海鮮你就不得了了,他們居然是「癌症剋星」!第二種抗肝癌 肺癌 胃癌....99 恨太晚知道了!

 

(圖片擷取自http://www.jieju.cn/baike/detail478.html

鮑魚

經藥理實驗證實有較強的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

吃下這九種海鮮你就不得了了,他們居然是「癌症剋星」!第二種抗肝癌 肺癌 胃癌....99 恨太晚知道了!

鮑魚又名鰒魚、石決明肉、鏡面魚、明目魚和大鮑等。科學家發現鮑魚肉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我國科研人員從鮑魚肉中提出了「鮑靈素」Ⅰ及Ⅱ,經藥理實驗證實有較強的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

鱉甲可以調節免疫功能,提高淋巴細胞的轉化率,防止細胞癌變。

吃下這九種海鮮你就不得了了,他們居然是「癌症剋星」!第二種抗肝癌 肺癌 胃癌....99 恨太晚知道了!

鱉又名甲魚、團魚、元魚、水魚、腳魚等。現代藥理研究,鱉甲可以調節免疫功能,提高淋巴細胞的轉化率,使抗體存在時間延長,增進骨髓造血功能,保護腎上腺皮質功能,防止細胞癌變。臨床實踐證明,吃鱉肉對防治肝癌、腦腫瘤、肺癌、惡性淋巴瘤、胃癌、鼻咽癌和乳腺癌等有一定的作用。

 

銀魚

銀魚體內含有非常多的鈣,能有效地預防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發生。

吃下這九種海鮮你就不得了了,他們居然是「癌症剋星」!第二種抗肝癌 肺癌 胃癌....99 恨太晚知道了!

醫學科學家稱之為「長壽食品」。銀魚體內含有非常多的鈣,為魚類之冠。假若常常地食用含有非常豐富的鈣質的食品,能有效地預防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發生

 

干貝

干貝中含有一種糖蛋白,具有破壞癌細胞生長的作用。

吃下這九種海鮮你就不得了了,他們居然是「癌症剋星」!第二種抗肝癌 肺癌 胃癌....99 恨太晚知道了!

干貝又名江瑤柱,為扇貝閉殼肌的干製品。醫學研究發現,干貝中含有一種糖蛋白,具有破壞癌細胞生長的作用。它還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提高巨噬細胞的活性,及時清除體內發生癌變的細胞,降低癌症的發生率。

 

海藻

現代藥理研究稱,海藻的粗提物對各種癌症有明顯抑制作用。

吃下這九種海鮮你就不得了了,他們居然是「癌症剋星」!第二種抗肝癌 肺癌 胃癌....99 恨太晚知道了!

海藻又名海帶花、落首、烏菜、海蘿等。現代藥理研究稱,海藻的粗提物對子宮癌-14、肉瘤-180、淋巴1號腹水型的動物移植腫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帶魚

覆蓋在帶魚身上的銀白色油脂層能有效地治療急性白血病和其他癌症。

吃下這九種海鮮你就不得了了,他們居然是「癌症剋星」!第二種抗肝癌 肺癌 胃癌....99 恨太晚知道了!

帶魚又名帶柳、海刀帶、鱗刀魚、青宗帶、牙帶等。科學家發現,覆蓋在帶魚身上的銀白色油脂層中含有一種抗癌成分6-硫代鳥嘌呤,能有效地治療急性白血病和其他癌症。

 

牡蠣

牡蠣肉中含有一種鮑靈成分,對一些瘤細胞株和動物腫瘤有細胞毒和抑制其生長的作用,

吃下這九種海鮮你就不得了了,他們居然是「癌症剋星」!第二種抗肝癌 肺癌 胃癌....99 恨太晚知道了!

牡蠣屬食用貝類,又名蠣蛤、蚝子、海蠣子。牡蠣肉中含有一種鮑靈成分,對一些瘤細胞株和動物腫瘤有細胞毒和抑制其生長的作用

 

海蛤

對肉瘤-180抑制率在30%以上,對艾氏癌腹水型抑制率達96.1%以上,對肝癌腹水型和肝癌實體型的抑制率在40%或50%以上,

吃下這九種海鮮你就不得了了,他們居然是「癌症剋星」!第二種抗肝癌 肺癌 胃癌....99 恨太晚知道了!

海蛤又名青蛤、蛤蜊、沙蛤、沙蜊、吹潮、文蛤等。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海蛤中含的蛤素起生長抑制劑的作用。蛤素在蛤體中含量最高的季節是夏季。雜色蛤組織提取液對肉瘤-180抑制率在30%以上,對艾氏癌腹水型抑制率達96.1%以上,對肝癌腹水型和肝癌實體型的抑制率 。

文章引用自今日頭條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午睡可以補充體力,讓下午的精神更加飽滿。現在還有研究發現,每周1次或2次於白天小睡,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例如心臟病發作、中風和心臟衰竭等,研究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BMJ)。   瑞士洛桑大學醫院內科NadineHäusler博士表示,這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台灣民眾越來越長壽,內政部公布「107年簡易生命表」,國人平均壽命為80.7歲,比起106年增加0.3歲,其中男性77.5歲、女性84歲,均為歷年來新高,研判與醫療水準提升、重視食品安全、生活品質提高及運動風氣盛行等因素有關。   相較於全球,台灣男、女性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50歲郭先生罹患高血脂症,以為只要控制總膽固醇,就應該沒問題,最近2年發生2次心肌梗塞,心血管嚴重堵塞,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原因就是「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C)指數忽高忽低,徘徊在110~160mg/dL。郭先生第1次被送到急診,原因為突然在家中昏倒,急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不少人覺得臉部油膩,想要不斷洗臉保持乾爽,每日洗臉5、6次,誤以為這樣能讓皮膚油脂變少、保持臉部清爽,反而導致臉部皮膚有不適感。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洗臉次數要適當,每日早晚1次不過度,如臉部肌膚過度清潔會使臉部角質層中所含的保濕性油脂大量流失,可能造成皮膚乾燥、緊繃等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