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天洗頭,「頭皮屑」還是去不完?不傷害頭皮的「中醫古方去屑法」,簡單執行!

天天洗頭,「頭皮屑」還是去不完?不傷害頭皮的「中醫古方去屑法」,簡單執行!
黃豆內服外用

《食鑑本草》中說,黃豆味甘、性平,歸手足太陰脾及陽明大腸經,有健脾寬中、潤燥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

黃豆既可內服,也可外塗,但製作方法不同。內服時,首先把黃豆洗淨,用清水泡至豆粒飽滿,大概需要一晚上的時間;然後把泡好的黃豆用清水煮至口感發麵,這時就能直接吃了。如果是小孩吃,可調入蜂蜜增加口感。90克可一次或多次食用。可輔助藥物,促進頭癬快速痊癒。

若外塗,須把黃豆上鍋炒至顏色焦糊,用搟麵杖搟成粉末,用香油調勻,每日早晚涂擦患處。因頭癬多由風濕侵襲、氣血不暢所致。這種方法能發揮黃豆潤燥消水的功效,起到潤皮膚、止頭屑的作用。如果是輕微的、小片的頭癬病灶,可以不用吃藥,只需將病灶處的頭髮逐一連根拔除,塗上此物,一週左右就會好轉。天天洗頭,「頭皮屑」還是去不完?不傷害頭皮的「中醫古方去屑法」,簡單執行!

石榴皮煎湯洗頭

石榴皮就是我們吃石榴時剩下的果皮。《名醫別錄》中記載:石榴皮味酸、澀,性溫,歸胃、大腸經,有收斂、殺蟲、止癢的作用。此外,現代醫學也證明,石榴皮中含有的物質,對人體的寄生蟲有抑制和收斂作用,是治療一些神經性皮炎和銀屑病(牛皮癬)的良藥。

用鮮石榴皮煎湯洗頭,可治療頭皮處的銀屑病(牛皮癬),及因銀屑病引發的頭皮屑。不過,每次煎的水最多重複用2~3次,且每次用時,都要重新煮開,涼至溫熱時再洗,水溫過高不利於患處皮膚的恢復。還可把干石榴皮炒炭研末,加香油調成糊狀,外塗患處,每日2次。

側柏葉泡高粱酒

側柏葉是從葉子扁扁的柏樹上采下來的枝梢及葉,也稱柏葉。《本草綱目》中說:側柏葉味苦、澀,性微寒,歸肺、肝、大腸經,具有涼血止血、烏髮生發、祛痰止咳、養陰補血、祛風解毒的功效。

臨床上常把側柏葉與何首烏、女貞子、生地同用,治療中老年人的肝腎虧虛、鬚髮早白。若用新鮮的側柏葉榨汁或泡酒來涂擦頭皮,則可治療脂溢性皮炎引發的脫髮和頭屑。

用側柏葉泡酒時,高粱酒最好,而且泡的時間越長,療效越好。一個得了脂溢性脫髮的朋友每天早晚兩次用它塗抹頭皮,並按摩。三天後,頭皮屑明顯減少。現在,朋友的的脂溢性脫髮痊癒了,頭髮也長出了不少。天天洗頭,「頭皮屑」還是去不完?不傷害頭皮的「中醫古方去屑法」,簡單執行!

按摩

按摩可改善頭部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使頭屑逐漸減少,達到防治的目的。如果是在頭部用藥後進行按摩,更能促進藥物的滲透和吸收。具體做法是:患者坐直,用雙側或單側手指與手掌從前額髮際處向枕部來回轉動按摩,往返做20~30次,頭皮有發熱感為佳;單手四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併攏彎曲成90度,從髮際處向後輕輕敲打,使頭部有輕鬆感為佳,往返5~10次。

口服防風通聖

中醫認為頭屑多由風乘體虛或風熱鬱結內外博弈而淤塞經絡,導致氣血不通造成。而防風通聖方中,防風、荊芥、麻黃、薄荷輕清升散,疏風解表,使風熱之邪從汗而解;大黃、芒硝瀉熱通便,山梔、滑石清熱利濕,使裡熱經大小便排出;石膏、黃芩、連翹、桔梗清解肺胃之熱;當歸、川芎、芍藥養血和血;白朮、甘草健脾和中。配合成方,則汗不傷表,下不傷裡,從而達到疏風解表、祛除外邪、暢通氣血之效。

天天洗頭,「頭皮屑」還是去不完?不傷害頭皮的「中醫古方去屑法」,簡單執行!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許多老一輩的家長都認為:「小孩長牙就會發燒。」(此處指的發燒是「耳溫超過38C」)但看在歐美人士眼裡,卻覺得這樣的想法真是不可思議!那麼,長牙真的會發燒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 小兒科醫師楊為傑表示,一般而言,寶寶在6到9個月大之間就會開始長牙,而這段時間,母體給孩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國際失智症協會每年號召全世界80多個國家共同辦理國際失智症月活動,同時也公布最新全球失智症報告,今年的報告指出2015年將新增990萬失智症患者,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全球失智症人口為4680萬人,到了2050年人數將高達1億3150萬人。估計花費在失智症的...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toutiao 下同)很多人因為膝蓋有問題不能跑步甚至爬不上樓梯,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篇很好的文章,希望能幫助您讓您的膝蓋更年輕。您試著堅持一個星期看看有什麼效果? 這個動作是靠牆靜蹲,它對於養護膝關節以及膝關節周邊肌肉、康復韌帶的損傷有很好的作用。 你只需靠牆半蹲保持這個動作...

閱讀詳情 »

月經其實只是一種現象,它的實質是:在女性激素的週期性作用下,子宮內膜發生週期性改變,如果增殖後的子宮內膜沒有受精卵著床,子宮內膜就會脫落而形成出血的情況。一些女性會遇到月經量少的經期問題,就會懷疑自己是否患上了什麼婦科疾病,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感到擔憂。下面我們就討論月經過少的原因和調理方法。 經期血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