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婦人腎結石長出鹿角來

婦人腎結石長出鹿角來(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台灣腎結石盛行率大約落在10%左右,且離腎結石病患經治療後,還是有50%的機率再度復發,提醒民眾,夏季來臨,因為排汗量增加,尿液濃度將提高,若水分攝取不足,將容易產生泌尿道系統結石!

 婦兩側腎臟都有大量結石

台中就有一名55歲賴姓婦女,務農為生,有高血壓、糖尿病疾病13年,去年接受免費成人健康檢查,腎功能指數報告異常,由部立彰化醫院腎臟內科安排超音檢查,發現賴女士右側腎臟有鹿角型結石,左側多處腎結石,轉由泌尿科進一步治療。

彰化醫院泌尿科周欣霈醫師說,賴婦右側有完全性鹿角型結石,約12 × 6.6公分,非常巨大,尿液常規檢查已經出現泌尿道感染情形,以抗生素(Ciproxin)先行治療,並安排氣球擴張式經皮腎造口截石手術,取出鹿角型結石,手術後6天辦理出院,門診追蹤。

周欣霈進一步指出,賴婦在左側多處結石,建議以體外震波碎石術治療,但因沒有明顯的疼痛感,未接受醫師建議治療。

直到近期賴婦再回診,有發高燒,畏寒,左腰劇烈酸痛情形,以腹部電腦斷層檢查,左側已經有急性腎盂腎炎、左側上段輸尿管結石(0.7x1.2cm)合併嚴重腎水腫,因高血鉀症,代謝性酸中毒緊急住院治療,以抗生素(Tienam)治療敗血症,所幸經緊急治療後,已無大礙。

結石不治療恐喪命

周欣霈提醒,結石未即時治療會有嚴重的併發症後果,如結石導致輸尿管堵塞,將造成腎臟積水;繼發性的感染有畏冷顫抖、發高燒、全身虛弱症狀、菌血症或敗血性休克,若未及時處理,病況持續進展,甚至有死亡的危險。

周欣霈表示,腎結石在台灣的盛行率約10%,50%的人在5~7年內會再度復發,男性發生率比女性多出4倍,好發年齡在30~50歲,兒童跟老人比較少發生。她提醒,預防結石,可以增加飲水量,降低尿液的濃度防止尿液濃縮結晶體沉澱,不要有憋尿情形,減少食用高蛋白食物、減少草酸的吸收、適量的鈣質攝取,作適當運動,預防勝於治療。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許多民眾覺得自己腎功能不好,就想吃藥讓腎臟變好,甚至是吃來路不明的偏方與成藥,結果越吃越糟,甚至耽誤到接受醫療的黃金時間。一名57歲的張女士,並沒有長期的慢性疾病,回想當初為何會洗腎,她也非常不解,追究起來,可能是過去因聽信朋友介紹吃了一些可以保健強身的黑藥丸,當...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隨著飲食習慣改變,大魚大肉,蔬果皆拒,高油高脂,不是油炸就不吃,讓全台民眾皆壟罩在大腸癌的烏雲之下!根據統計,大腸癌一直是所有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其中,腸瘜肉則是罹癌的前兆,也因此在篩檢觀念的日漸普及下,做大腸鏡的人數也愈來愈多,而根據健檢中心的統計竟發現,平均每五...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78歲的李姓老婦人,20多年來深受眼睛眨不停之苦,嚴重時甚至雙眼緊閉打不開,右手必須壓住額頭,用力將眼皮撐開,才能透過一點點縫隙看到外面。阿嬤認為是自己眼皮太長,所以睜不開眼,希望能藉由割掉部分眼皮恢復正常,而至醫院求診,經診斷為眼瞼痙攣。  台南市立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老人開刀免驚慌,局部麻醉降風險!日前,一名91歲的尹老太太,因主動脈瓣嚴重狹窄,需接受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但礙於麻醉及手術危險性高,以致於遲遲無法開刀,使得病患及家屬十分憂心,後來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了局部麻醉,經導管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而術後她只在加護病房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