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婦團:生產計劃書可與醫師共同討論

婦團:生產計劃書可與醫師共同討論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針對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批評生產計劃書一事,婦女新知基金會表示,生產計畫書是捍衛孕產婦人權的體現,用來與醫師及護理人員表達產婦拒絕,或減少不必要的醫療介入的溝通工具,也並非毫無修改的空間,可以與醫師共同討論。

對於,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質疑,訂定生產計劃書不是當代產科的主流,婦女新知基金會培力部主任陳玫儀則指出,放眼世界各個國家,生產計劃書早已被普遍接受,甚至由政府積極推廣。

陳玫儀舉例,英國的媽媽手冊裡提供了一個「Your preferences for your baby’s birth」的表格,裡面提出了10項建議準父母先行思考的事情,如想在哪裡生、居家生產或助產所、萬一進行剖腹想要誰陪伴等,鼓勵準父母跟醫護人員討論,甚至撰寫希望的生產計劃。

而瑞典則是將生產計劃書,規劃在提供給準父母參加的產前教育,一旦提交了生產計劃書給助產師或醫護人員,即便生產當天的助產師與產檢的助產師為不同人,協助生產的助產師仍會主動翻閱孕產婦的生產計劃書,充分了解及滿足他們的需求。

陳玫儀強調,生產計劃書是尊重及維護孕產婦人權的具體作為,不是合約書也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只是用來與醫師及護理人員表達產婦拒絕,或減少不必要的醫療介入的溝通工具,可以與醫師共同討論,絕非毫無彈性、無法修改。

另外,婦女新知基金會也呼籲,各醫院應主動提供生產計畫書範本,要求衛生福利部針對使用生產計劃書醫院於評鑑上加分,3個月內調查及公佈使用生產計劃書的友善醫院。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133

相關推薦

俗話說的好:「眼睛是靈魂之窗!」因此國人對於眼睛、眼白異狀,自然特別重視。網路也因而盛傳:「眼白泛黃、有血絲=肝不好」的說法,但真有這麼一回事嗎?眼白的色澤真能反應身體狀況嗎?且聽專業中醫師怎麼說! 眼白偏黃合併皮膚也偏黃,但是視力正常,不管有沒有紅血絲,可能是因為肝功能出現異常,譬如,肝炎、肝硬化...

閱讀詳情 »

礦物質就像一顆小螺絲釘,看似不起眼,但沒了它卻萬萬不能。總是覺得自己小病小痛不斷,小心可能就是長期缺乏礦物質。根據英國政府最新調查顯示,民眾每日攝取到的礦物質鐵、鋅、鎂與硒含量,都遠低於標準。人體長期缺「鐵」恐會貧血;缺「鋅」則容易感冒。英國知名營養師表示,吃腰果可補鐵、吃牡蠣補鋅,並且教大家聰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甲狀腺是人體內相當重要的一個腺體,而較常見的疾病除了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之外,亦有結節性的甲狀腺腫以及良性或惡性腫瘤,雙和醫院一般外科陳信安主任表示,若是惡性腫瘤,或是良性腫瘤壓迫器官,就應積極接受治療,隨著科技的進步,目前已有許多器械可以幫助醫師與患者,避免手術風險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標靶副作用太嚴重 老婦一度放棄治療一名八十多歲的晚期肺癌患者,使用標靶藥物兩週後,出現嚴重皮疹、口腔發炎潰瘍、眼睛乾澀等副作用,全身長滿膿皰,睡覺時皮膚容易破損滲液,因此常黏在枕頭上,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肺癌個管師蔡宜溱表示,這名老人家因服用藥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