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心! 牙刷淪為牙周病根源

小心! 牙刷淪為牙周病根源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說到牙周病的根源,你第一個會聯想到的,是口中的食物殘渣?沒有把牙齒刷乾淨?真正牙周病根源恐跟你想的都不一樣,牙醫師潘韞珊表示,除了刷牙方法不正確,牙周病的根源與我們每天使用的牙刷,也脫不了關係,牙刷上的細菌會使牙周組織重複感染。一般人肉眼看不到牙刷上細菌量,自然就不會重視牙刷的清潔。透過臨床上的觀察與追蹤可以發現,時常更換牙刷的並正確清潔牙刷的病患與比較沒有重視牙刷清潔的病患,病況確實有明顯差異。

清潔牙刷攪一攪、搓一搓根本不夠

現今社會民眾生活忙碌,對於牙刷清潔的細節都很馬虎,卻不知不覺將牙齒健康暴露在充滿細菌的危險之中,一般民眾的清潔牙刷的經驗法則是在杯子裡面攪一攪和用手搓一搓,但其實牙刷上的牙菌斑是很黏的,這樣的清潔方式根本無法清洗乾淨。潘韞珊醫師建議,在剛刷完牙後,牙菌斑沒那麼黏時,可利用超音波洗牙刷杯清潔刷頭,將肉眼看不到的細菌透過超音波的清潔原理振落,再放在通風處甚至陽光下,讓牙刷變乾,可大幅降低細菌的孳生量。

超音波洗牙刷杯在清潔使用上十分便利,但臨床患者常問潘醫師,沒有看到水在動,真的清的乾淨嗎?原因是所謂的超音波,指的是頻率超過人耳所能聽到的頻率,因此,振動頻率超過一秒兩萬次(20000Hz/S)才稱得上超音波,所以用肉眼根本無法察覺。傳統上大家都習慣以經驗法則來論定,像是用手搓或是刷子刷,以為有搓、刷的動作就會洗得乾淨,但其實透過高科技的超音波更可將黏附在牙刷刷毛上的細菌振落或振破。

清潔牙刷這樣做

牙醫博士陳彥良表示,超音波應用在清潔方面主要有兩種原理,其中之一為液體在超音波震盪下產生的波流動效應(acoustic streaming),以超音波所帶動的液體波流來沖刷達到清洗效果,另外一種原理則是當液體受超音波快速振盪時,會使液體內產生無數微小的氣泡。而這些氣泡在振盪之下快速形成並迅速爆破的過程,所產生的強大沖擊及能量可以對物體之死角、細縫等部位,達成清洗之效果,此效果即為空洞現象(cavitation)。

牙刷若只是搓一搓、洗一洗是不可能乾淨的,牙刷的細菌量往往比你口中的細菌量還高,牙刷只要3週未更換,就可能存在上億的細菌,其中更包括容易致病的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等,上面的細菌量可能比馬桶髒80倍,潘韞珊醫師表示,牙科手術後或牙周病患者,口中會有大小傷口,更特別建議使用超音波洗牙刷杯清潔,超音波洗牙刷杯一秒振動達十萬次,可幫助把牙刷上的細菌振落,且要每天清潔牙刷,讓口中的細菌量降的更低,患有流感或感冒前後要更換牙刷。

刷牙方式、牙刷清潔都要正確 才能保養好牙齒

潘韞珊醫師表示,正確的刷牙方式以及做好牙刷清潔,才能長久的保養好牙齒,一般人往往都會忽略肉眼看不到殘留在牙刷上的細菌,使用超音波洗牙刷杯,可降低約7成多的細菌量,搭配清潔液使用,更可達9成3的清潔量。 

或許一聽到超音波這個名詞會感到既遙遠又陌生,但其實超音波廣泛運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像是牙科會使用超音波來為病患去除牙結石及清潔牙科器具,銀樓用超音波清洗戒指 項鍊,做身體健康檢查時,醫用超音波可以穿透肌肉及軟組織,掃描檢查器官, 超音波洗牙刷杯能將牙刷刷毛中頑固的細菌震落,加入消毒液,更能達到完整的清潔作用,一個超音波洗牙刷杯可供全家人使用,具十足的便利性,使用上則需注意不要連續使用,因超音波高速震動會發熱,以防機器過熱,應有一定的間隔使用時間。(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4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內推動子宮頸抹片篩檢以來,子宮頸癌死亡率下降6成;不過,發生位置在子宮頸深處的子宮頸癌腺癌,因不易察覺,且癌細胞侵襲性高、易轉移,多數患者發現時已第2、3期。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以抹片篩檢搭配子宮頸疫苗施打,雙重把關降低子宮頸癌發生率。根據99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子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衛生福利部長邱文達率團前往杜拜參訪,應杜拜健康局邀請參訪當地醫療機構,並見證外貿協會與杜拜健康城簽定合作意願書。邱文達期望透過雙方合作,未來杜拜健康城的病人可轉介到台灣治療,共創雙贏。杜拜健康城於2002年開始興建,將擁有4家醫院、120家大型專科診所、製藥、養生產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許多民眾常減重又復胖,復胖後又再減重;營養師指出,不當減重會消耗身體的肌肉組織而囤積脂肪,導致基礎代謝率降低,造成愈減重體脂肪愈高,減重也愈減愈困難。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鄭欣宜表示,身體的肌肉量較多可提高基礎代謝率,幫助突破減重的「停滯期」。藉由運動提高肌肉量,進而促進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大腸癌堪稱國人罹患率最高的癌症!一位住在台南永康區的55歲郭姓市民,平日不大注重健康,去年參加該區衛生所舉辦的行動醫院健康檢查後,結果顯示為異常,至大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查,確診罹患大腸癌第一期,所幸發現的早,接受手術治療後已逐漸重拾健康。根據衛福部統計,99年大腸癌發生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