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情鬱悶 增加罹患大腸癌機率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心情鬱悶、過度緊張會增加罹患腸癌機率?據開業醫診所針對4200名60歲以上大腸鏡檢查患者分析,超過75%有腸道過彎、緊縮問題,其中以心情鬱悶、因家庭等因素引起心理問題的老年人最容易發生,另外也常見精神疾病患者有同樣情形;醫師表示,腸道過彎不僅增加大腸鏡檢查的困難度,更提高罹患大腸癌風險!

開業醫診所院長劉輝雄指出,曾收治一名63歲的清潔阿姨,因先生早年經商失敗,經濟壓力沈重,又常常三餐不定時定量,十多年來持續有間歇性突發肛痛,近3個月更出現頻頻尿急、大小便失禁問題;經全大腸內視鏡檢查,發現腸道嚴重彎曲且緊縮,並在上行結腸發現兩顆5毫米大腸腺瘤,後來靠著放鬆心情,搭配「強化骨盤腔功能呼吸法」,再經內視鏡切除手術,身體才恢復正常。

像上述案例不在少數,劉輝雄說明,人體的大腸是第二個大腦,所謂「腦腸迴路」即是指大腦會影響大腸功能。尤其老年人容易因長期的心理因素導致腸道彎曲緊縮,加上腸粘膜脆弱,即便做了大腸鏡檢查,也可能誤判,或是容易有穿孔、出血風險。

一般內視鏡檢查腸道,到底部約70-75公分,但一些患者因為脹氣,使腸道如吹氣球般變長,導致嚴重彎曲,更甚者有大腸鏡管全部進入腸道,檢查卻只到腸道的一半,而錯過潛藏深處的腸癌病變。

劉輝雄舉例,一名71歲老奶奶,經不同醫院的兩次大腸鏡檢查,都沒發現異狀,但她腹脹、血便、嚴重貧血等問題持續上演,於是至診所做進一步檢查,沒想到老奶奶腸道彎得像9彎18拐,並發現整條上行結腸有如葡萄串,已是腸癌末期;因過度的彎曲讓前兩次檢查難以到底,即便發現也為時已晚。

對於老年人腸道過彎緊縮的大腸鏡檢查,劉輝雄說,術前清腸相當重要,部份患者甚至需在數週前服藥,幫助腸道放鬆,當然,患者心情放鬆也是一大關鍵!

台灣大腸癌罹患人數居高不下,多位名人因此辭世,劉輝雄強調,大腸癌是可以預防且根治的疾病。高危險族群如40-60歲民眾、有大腸瘜肉家族史、手術後腸沾黏、肥胖、糖尿病患、長期心理緊張、愛吃炸類食物、常熬夜,以及有血便、腹痛、大便異常等民眾,更要定期做糞便潛血篩檢及大腸內視鏡檢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25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身高170公分、體重80多公斤的60多歲王伯伯,是嚴重肺阻塞(COPD)的患者,合併有輕微呼吸中止症,原本走兩圈半操場就會喘,經過運動訓練加上規律用藥後,現在每天從潭子走到台中8公里只要2小時,不僅2個月後減重6公斤,神奇的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竟然好了! 肺阻塞合併睡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你喝飲料會去冰嗎?台灣手搖杯飲料店林立,客製化甜度、冰塊量等貼心服務,更讓不少民眾每天都要喝上一杯。不過,專家強調,喝白開水最好、飲料要少喝;若要喝飲料應選擇去冰、無糖,才不會有害健康。 微糖飲料有10顆方糖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42歲的蔡醫師,曾任多年專業的急診室醫師,這幾年在梧棲區經營一家診所。1月19日上午八點多開始的早安門診看診沒有多久,蔡醫師在休息室突然倒下,診所護理師發現蔡醫師竟然已呈現猝死狀態(無意識、無呼吸),還好蔡醫師平日即常常指導護理師急救的正確方法,所以護理師立即給予蔡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19歲女大學生,連五天來都感到肚子疼痛,緊急就醫檢查,醫師發現患者右下腹有一顆如葡萄柚大小的巨大腫瘤,推測為卵黃囊腫瘤;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醫師黃思誠指出,因屬於惡性卵巢癌,和家屬討論後,決定保留患者子宮,開刀切除右側卵巢和輸卵管等,病理切片檢查為卵巢癌第三期,目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