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忍住沒放的「屁」去哪了?看完你絕對不敢再憋屁!這對身體的殘害比吸煙還恐怖!

忍住沒放的「屁」去哪了?看完你絕對不敢再憋屁!這對身體的殘害比吸煙還恐怖!

翻攝twwiki鳳凰網

 

正常人的消化道中含有120~150ml的氣體。這些氣體有些是因為我們呼吸、講話、吃東西等進入人體的空氣,有些是食物在消化道里分解產生的氣體,還有就是血液中攜帶的氣體。

他們會隨著腸蠕動向下運行,由肛門排出。由於括約肌的作用,有時還會發出各種讓人尷尬的響聲。

忍住沒放的「屁」去哪了?看完你絕對不敢再憋屁!這對身體的殘害比吸煙還恐怖!

2、憋住不放的屁都被你吸收了

屁如果是在不便放出的場合短暫性地憋住,就暫時留在大腸內,以後再排出體外。

屁為廢氣,屬於排泄物,屁的具體成分因人種和食物來源不同而會有區別,但是99%的成分都是無味的物質,如氮氣、氫氣、氧氣、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另外的1 %則是有惡臭味的物質。

PS:正常人每天要放5-10次屁(也有說是約14次,不過沒有統一的說法),約排出500毫升的氣體。

3、屁會通過打嗝排出去嗎?

一般是不會出現這種尷尬的事情,憋住的屁從嘴巴里出出去,想想就好恐怖。但也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如果總是憋屁,那經過長期淤積,屁中的有害物質就會被腸道黏膜重複吸收,而被重複吸收的氣體會進入到血液和組織中,被血液運至肺部,與呼出的氣一起排出體外,這也是口臭的部分原因。

呼出去了,那屁裡的臭味去哪了呢?實際上,氨、硫化氫、吲哚、糞臭素、揮發性氨、揮發性脂肪酸等形成臭氣的氣體,大多被身體吸收了。

 

忍住沒放的「屁」去哪了?看完你絕對不敢再憋屁!這對身體的殘害比吸煙還恐怖!

4、憋屁會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屁是腸道中細菌產生的廢氣,其中氮、二氧化碳、氫、甲烷等都是有害物質。如果憋屁,這些有害物質排不出,也會被腸道黏膜重複吸收,出現胸悶、腹脹等症狀。

如經常憋屁,則容易引起精神不振、消化不良、頭暈等症狀。

5、響屁不臭,臭屁不響是真的嗎?

響屁不臭,臭屁不響,來源於人對現象的直觀認識,不能把它當成屁臭不臭的總結。

從屁的成份(產生臭味的罪魁是佔比例不到1%的氨、揮發性氨基酸、短鍵脂肪酸等惡臭氣體。)來看,臭還是不臭是與吃下去的食物相關的。

有些人愛吃生蔥、洋蔥、生薑、生蒜、薯類、甜食、豆製品和麵食,上述這些食物含有可產生大量氫和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氣體的基質。另外屁的多少還與人的消化機能強弱有關。

響或不響則與菊花的閉合狀態相關吧,噗哈哈哈,自己調整姿勢的話,就可以控制聲音的大小了。

忍住沒放的「屁」去哪了?看完你絕對不敢再憋屁!這對身體的殘害比吸煙還恐怖!

6、什麼食物容易讓人放屁?

常放屁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兩種

①食物

豆子是最著名的造屁食物。豆子中還有很大比例的糖(低聚醣)。

最容易引起放屁的食物有花椰菜、洋蔥、大蒜、白菜、麥片、麵包、豆子、啤酒、芥藍、生蘋果、雞蛋、橙子、西紅柿、草莓、牛奶、葡萄乾及大部分的水果和蔬菜。因此,素食者放的屁更多,但是味道淡得多。

②激躁性大腸症候群

臨床上也會有腹痛、腹漲以及放屁等現象產生。在飲食上建議少量多餐,不要暴飲暴食,吃東西時,宜細嚼慢嚥。

 

 

7、如何改善惱人的“屁事”

在進食時不宜過快,細嚼慢嚥,以免吞進過多空氣;

對於易產氣的食物不宜進食過多,如捲心菜、芹菜、韭菜、大豆、豌豆等;

盡量少吃或不吃生冷油膩或難以消化的食物;

睡覺時多用側臥方式。如果照此做了之後,仍然總是排氣的話,則應考慮腸胃出了問題,如腸炎、消化不良等;

少食多餐,不要暴飲暴食;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避免便秘;

加強體育鍛煉,改善胃腸功能。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 陳儀潔 韓羽婕/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1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8例本土病例(其中4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6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

閱讀詳情 »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指出到貨台灣的國際疫苗約只有10億元左右,就算加上預付款10億元,仍和中央採購疫苗預算67億元有落差,質疑政府把錢花到哪?行政院長蘇貞昌回應,疫苗是國際買賣,有保密條款,預算執行完畢後,相關數據都會提供給國會和相關機關審查,而現在最重要的趕緊提升國人的疫苗覆蓋率。他最後也呼籲民眾,若...

閱讀詳情 »

泰國疫情自4月以來越趨嚴峻,泰國當局今日通報新增1萬82起COVID-19確診病例、141例死亡,創下單日新高紀錄。泰國當局已宣布全國禁止聚會,現在正考慮實施更嚴格的防疫措施。《路透社》報導,泰國新增1萬82起確診、141例死亡,境內確診累計達39萬1989例,死亡病例累計3240例。泰國官方公告實...

閱讀詳情 »

【記者 陳顗哲/台北 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表示,為配合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動的根除小兒麻痺病毒之環境監測調查計畫,且為防堵國際疫情威脅與國內疫苗預防接種政策的改變,疾病管制署自(2012)年7月起即建立環境監測系統,透過從污水處理系統收集而來的污水樣本,檢測一個群體中是否有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