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戲水慎防耳進水 以免引發外耳炎

戲水慎防耳進水 以免引發外耳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夏日許多人透過游泳和戲水來消暑,但有些人戲水後,會發生耳朵脹痛、流膿、引發頭疼,被稱為「外耳炎」,也是俗稱的「游泳耳炎」。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耳鼻喉科林怡岑醫師表示,游泳和戲水後,容易造成細菌、黴菌滋生,若耳朵有外傷,就容易感染,免疫力較差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引發嚴重感染。

耳朵構造由外而內,可分為外耳、中耳與內耳,而外耳和中耳有俗稱為鼓膜的耳膜相隔。一般而言,只要耳膜是完整的,外耳道的積水不會進入中耳和內耳。林怡岑醫師表示,臨床上常見用棉花棒或其他器械掏耳朵,造成耳道表皮損傷,而當游泳和戲水後,細菌、黴菌容易滋生,病菌就可能進入外耳道作怪,免疫力較差的病人,更可能造成嚴重感染。

林怡岑醫師指出,若要防止耳朵進水,可用游泳專用耳塞避免,若是耳朵不慎進水,可以先嘗試將頭傾向進水耳朵的那一側,再做跳躍動作,大部分積水會自然流出。若外耳道仍有積水殘留,皮膚表皮泡水後腫脹,將變得更加脆弱,容易造成受傷,在利用棉花棒清潔時,必須更加小心,輕輕擦拭即可,可讓少許殘餘水分自然揮發,避免過度清潔。

林怡岑強調,若因耳朵進水出現腫脹,甚至疼痛後,建議應避免再次游泳、戲水或潛水,洗澡時也要小心再次進水,也應避免再利用器具掏耳朵。若症狀無法緩解,應盡早就醫,請醫師檢查外耳道是否腫脹發炎、外耳道內是否有異物殘留、或是黴菌感染,若有外耳炎情況,可透過耳滴劑或口服藥物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281

相關推薦

國內外的營養學者研究發現,將25%的黃豆與75%的玉米混合在一起,磨成粉,用其熬成粥或製成各類成品,生物學價值明顯提高,幾乎可與牛肉媲美。 黃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含量高達38%~40%,並含有較多植物性脂肪和豐富的鐵質等。玉米不僅含有蛋白質,而且含有豐富的鎂、鈣等礦物質,特別是玉米油中不飽和脂肪...

閱讀詳情 »

   (示意圖via) 一旦洗腎,便失去健康 失去自由....現代飲食越來越精緻,生活也越來越舒適,在我們盡情享受的同時,都市人的文明病也靜悄悄地靠近我們,看看身體的 12 種訊號,讓我們及早發現,及早預防!1、沒勁兒腎功能不好很多廢物難以從尿裡排泄出去會出現精神不振、疲憊、乏...

閱讀詳情 »

漂亮的女生幾乎都有一口整齊漂亮的好牙,為了要有一口好牙,勤奮的刷牙是必要的。 但是如果很在意牙齒的排列影響到臉型的話,以下的幾個小方法都可以讓牙齒保持整齊跟讓臉看起來更小喔!不用花錢就可以做到,非常的簡單,請各位女孩有空試試看喔!   養成吃口香糖的習慣 為了讓臉部可以左右對稱,養成吃口...

閱讀詳情 »

即將到來的暑假期間,相信有不少人也已經開始計劃旅行了吧?能夠忘記日常生活、接觸各國文化、品嘗美食,旅行充滿樂趣,但下飛機或客運後「終於到了!」的興奮心情卻被臉部及雙腳的水腫給澆熄,大家是否有這種經驗呢? 這次我們將告訴大家在長時間移動時預防「可恨水腫」的技巧為何。   1:以在家般的輕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