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生兒臍膨出症死亡率高 產檢就可發現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隨著產檢的普及和檢測技術的進步,孕媽咪往往在懷胎時,就可以發現胎兒有無畸形症狀,進而選擇是否要進行人工流產。不過,日前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就收治一位臍膨出的新生兒,醫師表示,這類疾病十分罕見,上一次該院收治這類病患是在15年前,且發病原因至今仍不明,所幸該名新生兒在手術過後,復原情形良好。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外科黃元惠醫師指出,該名新生兒出生時體重約3千2百公克,外觀有明顯肚臍膨出,且腸胃道突出於膨出的臍囊袋內。因此立即安排緊急手術治療,手術過程也發現小孩同時合併有腸胃系統旋轉不全畸形的問題。

黃元惠醫師解釋,會發生臍膨出的原因至今仍不明。正常胎兒期在第37天到52天時,因腸胃道發育的速度超過腹腔,會形成生理性的臍疝氣,腸胃道會暫時凸出於肚臍囊袋內;不過,在胎兒期的第10週到第12週,凸出的腸子會開始縮回到腹腔內,變成正常的肚臍和臍帶,目前臍膨出症被認為是在此過程中,發生障礙的結果。

黃元惠醫師進一步說明,臍膨出發生率極低,約1萬名新生兒會有1個罹患此病。然而,約有50%的病嬰合併有其它器官系統異常的問題,其中又以消化道系統異常最為常見,特別是腸旋轉不全最多。

遺憾的是,儘管非常小心的照顧和治療,臍膨出症的死亡率仍高達17%到35%左右;因此,黃元惠醫師提醒孕媽咪,千萬別輕忽產檢的重要,畢竟現在產前超音波檢查技術發達,很多胎兒的問題都可以在產前就發現。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502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近來,受疫情影響,股市、工作遭受波及,導致上班族精神壓力偏大;或是學生在放假期間熬夜,作息不正常等原因,造成顳顎關節疼痛的朋友,有明顯增加的趨勢。張小姐在清明連假結束後,發現自己近日常有肩頸酸痛,張口時耳前會發出「卡、卡」聲響,吃飯和說話時臉頰疼痛異常,上課無法專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近日,1名67歲的男性因雙腳疼痛到醫院掛急診,檢查發現其左腳踝微腫,由於他的白血球與發炎指數雙雙上升,因此初步臆斷為下肢蜂窩性組織炎,安排住院。後來該名男性因血糖過高,醣化血色素11.6%,被診斷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但經抗生素治療後,病人仍高燒不退。最後,醫療團隊在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因應近期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發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5月1日啟動「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中央健康保險署配合政策,在「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簡稱健保快易通APP)於今(4)日起也提供確診民眾登入回報管道。民眾在登入「健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在5月初開始接種疫苗,各縣市開始接種的時程略有不同,大多數在第1或第2週。高雄市在5月2日宣布開始接種,而台北市則是於5月5日開始。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現在媒合北市內11家醫院,將開設兒童特別門診,以滿足不同家長的接種需求。 高雄市2日開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