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有這種事情!?研究顯示:寂寞的人等於每天等於抽一包菸...

有這種事情!?研究顯示:寂寞的人等於每天等於抽一包菸...

寂寞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並不陌生,有時它是夜深人靜洶湧來襲的無力感,有時是賓朋滿座喧嘩笑語中的失落感,即使再幸福的人身心也隨時有可能被寂寞這把利劍刺傷。

 

老人、孩子最寂寞

一項針對英美法等國家的調查發現:半數以上的孩子(18歲以下)和接近半數的老人(65歲以上)經常會感到寂寞,15%~30%的人長期孤單。《現代兒童人際關係報告》顯示,四成兒童有孤獨感且不喜歡與父母交流。

看似忙碌的上班族也沒能逃脫寂寞的襲擊。中國國際積極心理學大會上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6.9萬參與者中,九成人有孤獨感。寂寞背後各有各的原因,但有4種是我們常經歷到的。一是,想擠進一個圈子卻發現周圍的人好像銅牆鐵壁,想走進對方心裡卻發現他根本沒給你機會;第二種是你好不容易擠進一個圈子,因為某件事,所有人開始冷眼看你;第三種和別人沒關係,更多原因在自己,習慣言不由衷或者保持沉默;第四種是能與別人分享,卻發現彼此無法再跨進一步,內心充滿無力和無奈。

 

寂寞等於每天抽一包煙

寂寞的感覺不僅是對內心的折磨。它對健康的危害也超乎想像。美國大學一項涉及30萬人的研究表明,長期被寂寞和孤獨包圍的人,相當於每天吸15支煙。另外,寂寞的人總喜歡做一些讓自己心裡好過的事情,他們可能會抽煙喝酒,或者選擇飆車等刺激的事情,而這種排解對健康更是雪上加霜。

美國弗萊明翰心臟研究對700多名女性的調查研究發現,長期寂寞的人發生心肌梗塞或死于冠心病的概率遠遠高於不孤獨的人。在新西蘭,研究發現,孩童時代感覺受到孤立的孩子,26歲後更容易肥胖,或出現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脂等心腦血管危險因素。

50​​歲以上的人群中,那些長期感到寂寞的人死亡率高出約80%。日本一項為期3年的跟蹤調查稱,社交活動較多的老人健康程度更好,死亡率也更低。另外,多項研究證明,寂寞的人自殺率更高。

 

換種方式對待自己

美國芝加哥大學著名社會神經學家約翰·卡喬波教授認為,寂寞感與危機感會形成負反饋的怪圈:因為寂寞,所以潛意識裡感到危機,因為感到危險,寂寞的人更容易對周圍的人產生警惕防備的心理,這反過來又加深了孤獨的感受。我們應該學會調整心態,換一種方式對待自己和身邊的人。

對待父母和孩子,多一些時間。年輕人要利用假期、週末陪陪老人和孩子,和他們吃個飯、聊會天。老人要學會自我調節,想孩子們的時候,主動打個電話,學發短信、微信,培養一些興趣愛好,盡量走出家門,不要總憋在家裡。

對待自己,多一些自信。自信的人會吸引更多正能量,心態陽光,自然會遠離寂寞,試著多與他人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韓羽婕 王聿瀠 李文成 程子奕 羅偉哲/台北報導 單日新增11死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30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02例本土個案及2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331例,總計635例。確診個案中更一口氣新增11例死亡,創下單日新...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王聿瀠 程子奕/台北報導 全台三級警戒時間延長至4月1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繼昨痛斥不戴好口罩的人、偷偷營業的八大行業「這些沒有好好做事情的人應該要檢討」之後,今(26)日進一步宣布要強化取締及裁罰,針對偷偷營業的店家要採連坐法,不只罰店主,連同執業人員及消費...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為了台北市到底還剩多少疫苗,是2瓶?還是7千多劑?又掀起台北市長柯文哲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之間的隔空交戰。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6)日也開火,指北市府可能要對自己轄下究竟剩多少疫苗做更好的掌控,似暗示市長跟市府狀況外。 柯文哲是在昨日被問到台北...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本土疫情大爆發,卻苦無充裕的疫苗,繼金門縣、南投縣表態想要自行購買BNT疫苗之後,連台北市也公開向中央喊話要求至少讓BNT疫苗進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6)日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態度依舊強硬,強調疫苗現在是中央統籌分配,只說「把正式的文件拿來再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