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機械手臂換膝關節 當晚就能行走

機械手臂換膝關節 當晚就能行走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68歲的日籍患者堀澤先生,兩腳膝關節壞損,一走路就痛,再也無法打最愛的小白球,4年前來台,右膝接受傳統人工關節置換術,術後臥床、復健長達5個月,才能上場打球;今年8月,左膝改接受機械手臂膝關節置換術,術後當晚就能下床行走,不到1個月的時間,就如願回到球場。
堀澤先生說,傳統手術後,他臥床了約10多天,大小便都無法自理,長達15公分的傷口,經過1星期才癒合,且復健過程更是痛苦,腿必須反覆伸直彎曲,比接受手術還痛;而新的人工關節置換術,不但傷口僅有5公分,當晚就能下床自行大小便,感覺很有尊嚴。
談到最愛的小白球,堀澤先生說,年輕時喜歡打網球,但年紀大了,體力不好無法跑步,且膝蓋磨損也不太適合,改打高爾夫球,沒想到雙腳膝關節嚴重壞損,一走路就痛也只能放棄,但醫師建議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就能重回球場。
4年前,堀澤先生右膝先接受傳統人工關節置換術後,經過5個多月的休息、復健,才重回球場,儘管如願以償,但左膝也壞損嚴重,今年8月,醫師建議接受新一代機械手臂膝關節置換術,術後僅28天就能上場打球,腿部能夠正常彎曲,且關節也不再卡卡。
收治個案的開業骨科診所院長吳濬哲表示,傳統人工關節置換術不論內外膝關節好壞,都一併鋸掉,再換上人工關節,患者需要較長的修復及復健,而新一代機械手臂膝關節置換術,是利用3D電腦斷層定位找出磨損的患處,以研磨方式去除並保留韌帶,不需復健就能恢復行走功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54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別以為肚子凸就是啤酒肚!一名46歲的吳先生,兩年前被診斷出高血壓,近半年因應酬多常常外食,按時服藥高血壓卻控制不好,小腹微凸也以為是啤酒肚而不以為意,直到腰痠得厲害、小便出現泡泡,加上肚子經常絞痛,就醫檢查,才發現兩顆腎臟腫脹得像兩串葡萄,長出數十顆水泡,確診為「多囊性腎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台中市一名臥床多時的七十八歲塗姓老翁,因患癌症末期,常期望能出去戶外走走;臺中慈濟醫院在醫院大廳舉行「浴佛」活動,老翁終於在家人陪伴下,搭乘救護車到臺中慈濟醫院,躺在擔架上參與浴佛活動。臺中慈濟醫院在醫院大廳舉行「浴佛」活動,醫護人員與民眾、住院病患逾千人參與,塗姓老翁是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台南市六十五歲以上銀髮族就有二十二萬餘人,高居五都排名第二,僅次於台北市!高齡化社會來臨,也逐漸衍生出許多問題,根據台南市衛生局統計,該市自殺死亡者中,去年至今年四月底,就超過一百名老人,自殺原因主要為感情因素和久病不癒。因為醫療水準的提高,人類平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馬羿縉編輯)邁入第5屆的「你7了沒!」活動,今年強力開跑!延續關懷糖尿病友的主軸,Janet與阿諾牛邀請您加入「血糖特務7」的行列;血糖特務7們的任務,是幫助糖友們克服糖尿病遇到的身體、心理、飲食及運動等等問題,破除對於糖尿病的迷思,作品中需傳達正確的控糖觀念,以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