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潮濕梅雨季,溫薏仁湯為體內除濕

梅雨季節來臨,高濕高溫的氣候型態,讓人覺得倦怠、沒有食慾,甚至出現氣喘、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等症狀,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黃盟珠表示,外在濕氣嚴重會加重人體內濕,不妨吃些溫薏仁湯或四神湯,有助於健胃整腸、健脾化濕
潮濕梅雨季,溫薏仁湯為體內除濕
外在濕氣易滲透人體

黃盟珠醫師指出,中醫學將自然天候中影響人體的致病因素分為「風、火、暑、濕、燥、寒」,其中濕最易滲透人體。初夏梅雨時節,氣候高溫高濕,造成汗液蒸發受阻、散熱功能下降,因此外在濕氣嚴重也會造成人體濕氣大增



她表示,體內濕氣過重,人會覺得倦怠、四肢沉重、沒有食慾、手腳冰冷、皮膚起疹,甚至導致腸胃炎,由於空氣中相對濕度增加、體內氣血循環不良,導致水分滯留,加重過敏性鼻炎、氣喘、濕疹、異位性皮膚炎、水腫腳氣、關節病變、婦人白帶等症狀。



四神湯有助於健脾化濕

黃醫師表示,要去除體內濕氣,除由醫師辨證用藥外,還需改善生活習慣,例如飲食宜清淡適量;酒、牛奶或不易消化的油膩食物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冰品、涼飲或涼性蔬果等會導致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應該少吃,同時適時少量、多次補充溫水,不僅止渴,也能避免助濕傷脾



黃醫師建議,平時可飲用摻加少量冰糖的溫薏仁湯,利尿、除濕;偶而食用四神湯,也有助於健胃整腸、健脾化濕



運動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此外,運動可紓解壓力,活絡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極等「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均有助於氣血循環、幫助水分代謝;平時應減少暴露於潮濕環境中,例如不要睡地板、不穿潮濕未乾的衣服、避免淋雨,並適時使用空調、除濕機改變環境濕度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最近氣溫驟降,是誘發心肌梗塞的高危險期!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趙書平醫師表示,心臟是身體重要器官之一,若冠狀動脈血管阻塞導致血液無法暢通以提供心肌細胞養分,即稱為心肌梗塞。  心臟是身體重要器官之一,正常心臟收縮與舒張的過程,可引導血液流遍全身供給氧氣與養分,以維持各器官的正常運作;然...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是否常常有莫名的飽脹感,甚至反胃想吐;或是在吃飽飯後,有強烈的腹部悶痛,這時如果再另外進食,便會感到疼痛加劇。當有這樣的症狀出現時,就有可能是胃潰瘍的徵兆。   上腹部灼熱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謝政霖指出,胃潰瘍是由於胃壁的黏...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鐘藝 來源 https://www.livescience.com 「睡眠呼吸暫停」是人們在睡眠中暫停呼吸或呼吸較淺的癥狀統稱。 據美國睡眠呼吸暫停協會統計,約有2200萬美國人可能患有該症,約80%的中度和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患者未得到正式診斷。 原因 睡眠呼吸暫停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