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男性睪固酮療法 可能增加嚴重血栓問題?

男性睪固酮療法 可能增加嚴重血栓問題?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歐洲一項研究發現,男性若接受睪固酮療法,可能增加嚴重血栓風險,在接受治療前六個月,風險最高。研究發現,男人接受男性荷爾蒙療法後,出現靜脈血栓風險上升63%,當靜脈產生靜脈血栓,便可能引起靜脈血管栓塞。美國心臟協會指出,這些血栓可能造成心臟病、中風、器官受損,嚴重甚至導致死亡。這項研究近日已發表於線上版〈英國醫學期刊〉(BMJ)。

治療剛開始六個月 風險最高

研究首席作者德國流行病學、統計學與資訊學研究院學者凱羅斯‧馬提尼斯表示,患者接受睪固酮治療後,在剛開始六個月,靜脈血栓風險快速上升,這樣的風險可延續九個月,之後風險就會逐漸下降。

醫界早發現,女性使用含雌激素避孕藥會增加血栓風險,過去研究認為,睪固酮療法也可能產生相似風險。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曾在2014年6月要求所有睪固酮產品要提醒民眾,這類產品可能增加靜脈栓塞風險。美國食藥署也提醒,睪固酮療法可能增加心臟病、人格改變、不孕等風險。

男性接受睪固酮治療 血栓風險上升六成三

在這項研究當中,研究團隊收集約19,000名英國靜脈栓塞患者的數據,與其他909,000名年齡相仿控制組相比,結果發現,與沒有接受睪固酮療法的人相比,男性接受睪固酮治療後的前六個月,血栓風險上升六成三。

美國心臟協會指出,靜脈栓塞風險因子包括肥胖、長時間靜止不動、年齡增長等,過去曾出現血栓的人,靜脈栓塞風險也比較高。

男性睪固酮低下 仍應積極就醫

研究作者表示,目前還不知道為什麼睪固酮會造成血栓問題,可能是身體有些酵素會分解血栓,而睪固酮會干擾這些酵素作用,特別是本身較容易產生靜脈栓塞的人,更容易受影響。因此民眾接受睪固酮療法前,一定要諮詢醫師,評估用藥利弊得失,以減少用藥風險。

由於男性睪固酮低下恐出現更年期症狀,而且男性睪固酮濃度和精神活力及三高息息相關,若睪固酮低下應積極就醫,依照醫師建議,適當補充睪固酮並監測健康狀況,以增進身體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3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進入警戒第三級,為避免病毒散播,疫情擴大,大家採取封閉,減少接觸的方式來保護自己,不要出門、與人保持距離、不在外用餐,成了這段日子的常態。隨著微解封的到來,很多人希望早日回歸「正常」的日子,但也有一些人,因為微解封後,原先採用封閉換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許多男性都有攝護腺肥大的困擾,尤其年紀大的男性,攝護腺肥大又稱為良性攝護腺增生,初期常見的症狀有頻尿、尿急、延遲性排尿、尿液滯留和用力解尿等。據哈佛醫學院的專家表示,約有一半的男性在50多歲時,就會有不同程度的攝護腺肥大,到了80多歲時,約有90%的男性患有這種疾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各界對國產新冠疫苗都非常關心,8月2日衛福部食藥署公布完成4批高端新冠疫苗檢驗封緘,但批號不連續引發猜測,今(4)日媒體再次提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數日無法提供不合格原因與數量,指揮官陳時中帶著火氣回應。 陳時中表示,這樣子問不好,第1天問我,我說我不知道,第2天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新冠疫苗累計施打約850.1萬人次,當中41.8萬人次完成第2劑,今(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完整接種2劑疫苗後14天,仍感染新冠肺炎痛有6例,疫苗突破率約0.002%,施打2劑未滿14天感染則有3例。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接種第2劑疫苗後0至13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