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進入晚期 醫籲列出生命期望清單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癌症蟬聯國人十大死因首位逾30年,當聽到自己或是親屬罹患癌症晚期,除了傷痛之外,要如何來面對這既成的事實呢?醫師建議,首先要開始攝生計畫,與其接受藥物治療、緩和治療,應安排求醫以外的人生,要懂得在取捨之間妥協,並養成簡單生活的型態,接受前所未有的作息表。

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指出,癌症臨床病程分為診斷、治療、復發、進入晚期,最後死亡。大多數人一聽到罹患癌症,第一個疑問是「我會因為癌症死亡嗎」,接受治療時,會擔心「治療好了,會再復發嗎」,萬一不幸復發則「陷入可能會死亡的心情,而感到憂鬱、焦慮」,最終面臨死亡。

當進入癌症晚期,王正旭表示,應尋求醫療團隊專業人員的意見,包括治療計畫、方式、成效、是否接受臨床試驗或安寧療護等,以及精神上的支持,並積極採取行動,應正視癌症對家庭衝擊的事實,如夫妻、親子的關係,以及家庭成員對疾病的態度。

另外對家庭經濟造成影響,也應採取應對方法;王正旭建議可以預先列出清單,內容包括預立遺囑、財產分配、房屋契約、證券以及保險等重要文件,交給可信任的家人。更應開始思考預立醫療指示,以便行使生命自主權,包括是否接受心肺復甦的意願、預立接受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以及其他身後事的期望與安排。

王正旭強調,列出生命期望清單,可為自己回顧此生最期待完成的事情,透過積極的想法及行動,取代憂傷的消極情緒,也可使用文字記述、繪畫、整理照片以及錄音等方法,讓久未連絡的親朋好友,有機會共同參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15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0多歲何先生,以務農為業,平時不僅保持運動習慣,也不菸酒,但原本自豪的健康身體,去年底卻突然感到胸悶,甚至某次一整天幹活下來,卻胸悶到差點喘不過氣,才趕緊就醫,經心導管檢查後,醫師發現患者冠狀動脈三條主要的分支,有兩條出現阻塞狀況,透過達文西微創手術,患者恢復良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6歲林先生,在工地清洗外牆時,不幸從4樓高度摔落,雖意識清楚,但造成胸椎、腰椎多處骨折,甚至雙腿近似癱瘓,緊急就醫,至急診時血壓只有70/40(mmHg),呈現休克狀態,危及生命,經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檢查,醫師發現患者不僅腰椎第一節爆裂性骨折,甚至神經壓迫,腰椎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根據一篇2017年2月發表於《今日醫療新聞》的研究指出,經常觀賞鳥類、灌木及樹的人較不易感到壓力、焦慮及罹患憂鬱症。端午節假期即將到來,除了待在家中吃粽子、觀看划龍舟比賽,不妨到戶外踏青,接近大自然,可以釋放壓力,獲得快樂喔!看到青山綠水 有助身心健康該研究由英國艾希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肺癌位居國人癌症死因第一位,包括前立委盧修一、法務部前部長陳定南、舞蹈家羅曼菲以及演員文英、歌手鳳飛飛等,不少名人皆因肺腺癌辭世;就連前副總統蕭萬長、新科副總統陳建仁、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夫人陳佩琪,都曾公開宣布自己是肺腺癌的患者。國人進行基礎健檢通常會包含胸部X光檢查,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