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眼睛皮膚過敏者 小心合併氣喘發作

眼睛皮膚過敏者 小心合併氣喘發作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氣喘是一種慢性呼道發炎的疾病,70%至80%與遺傳相關,其中又會合併過敏性鼻炎,如過敏性鼻炎或過敏性氣管炎長期不癒,使得呼吸道感染變較敏感,恐會變成氣喘。另外,皮膚性過敏、眼睛結膜炎或是對食物過敏者,亦容易合併氣喘,甚至到了中晚年才出現氣喘現象。醫師表示,不論對什麼東西過敏,只要有過敏體質的人,就應避免接觸過敏原;久咳不癒連續三週者,應盡快就醫檢查。

彰化基督教醫院肺部復原中心主任李建德醫師表示,如塵螨、花粉、黴菌、蟑螂、寵物的皮屑、毛髮、羽毛﹙如..貓、狗、鳥、老鼠等﹚、冷空氣(風口不宜直接對著吹)、季節轉換期間容易引發上呼吸道感染,這些都是會誘發氣喘的外因性因子,除了要避免接觸過敏原之外,並可依情況戴口罩,加以防止。

李建德醫師指出,一般而言,幼兒較不容易確診有氣喘,因為支氣管尚未發育完全,有可能只是痰卡住,長大之後就會好轉。有氣喘體質的人好發於10歲至高中期間,經過醫治後似乎好轉,但如果不慎又接觸到過敏原,且反覆接觸,恐再次引起氣喘。氣喘會出現的典型症狀,如胸悶、呼吸困難、鳴喘聲;另外,不典型氣喘者,則以慢性咳嗽來表現,對冷空氣較易過敏,常在季節轉換發生。

李建德醫師提醒,有些人對於食物會引起皮膚過敏,如螃蟹、花生,這樣的人其支氣管也會如同皮膚一樣敏感脆弱;過敏性結膜炎,眼睛紅腫、癢;過敏性鼻竇炎或是過敏性腸胃炎者,以上都可能合併氣喘。因此,不論是何種過敏體質,皮膚、眼睛、鼻子、食物,都應盡量避開過敏原;已有氣喘確診者,做運動前需先做好暖身、氣溫變化時需注意氣管之保暖如戴口罩、禁止吃冰防止鼻黏膜收縮、布娃娃或絨毛玩具,窗簾等需收起來、被單每周清洗一次,保持居家清潔。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26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男性上班族,因做事迷糊且常粗心大意,被許多同事嘲笑是天兵,儘管自己知道自己狀況,也想努力振作,但仍頻頻出狀況,甚至一度遭到被列入裁員黑名單內,讓這名上班族擔心到無法睡眠,進而就醫診斷,醫師發現原來是注意力缺失過動症惹禍。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多被誤以為只會發生在孩童時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在溫馨的五月,總有一群媽媽們無法充分享受過母親節的喜悅,她們是早產兒的母親。面對可能早產的惶恐、焦慮,安胎媽咪的辛勞與身心負擔更需要關懷;醫師提醒,高齡產婦、青少女、多胞胎妊娠、需長時間久站和工作壓力大的女性,都屬於早產的高危險群,應隨時提高警覺,做好安胎措施,減少生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10歲女童,日前白天開始有輕微感冒咳嗽症狀,半夜開始發燒,甚至劇烈頭痛,並出現頸部僵硬、昏迷等症狀,家長趕緊送至急診,確診為肺炎鏈球菌引起腦膜炎,所幸及時給予抗生素治療,目前已出院無併發症。收治病患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簡穎瑄指出,患者到院時已昏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很多癮君子常認為透過吸菸可紓壓,其實反而會造成身體健康的傷害,為了能破除吸菸紓壓的錯誤觀念,台南市立醫院特地與警察局麻豆分局合作,開設相關壓力調適課程,且配合專業醫師的分析和指導,從中了解警察同仁壓力的來源,改變利用吸菸來紓壓的壞習慣。太陽花學運和平落幕,但因為防範安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