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端午吃粽子,別「粽」下牙齒大麻煩!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端午佳節大口吃粽,千萬別「粽」下牙齒大麻煩!牙科門診常發現,毎年端午節期間,有許多病患面對琳瑯滿目又香氣四溢的粽子,完全控制不住,於是大啖起來。結果一不小心慘劇發生,有的人假牙脫落,不慎把假牙吞下肚;還有的人牙齒斷裂、蛀牙發作,歡樂佳節竟然因此大掃興。

老人吃粽子要小心 假牙脫落、卡在喉嚨

粽子屬於高黏度的糯米食品,有的老人戴活動假牙,不慎被糯米黏住,假牙因此滑脫掉落;有的人猛力咬到較堅硬的粽子內餡,例如:香菇蒂頭、菜脯、花生、堅果等,可能瞬間就造成牙齒斷裂,以及牙齦疼痛等不適。

老人吃粽子必需很小心,由於咀嚼能力差,粽子內有許多內餡如火腿、肉絲、干貝等食材,無法完全嚼碎嚼爛,就囫圇吞進肚子裡,往往引起腸胃消化不良;萬一在吞食粽子的過程,因為老年人咽喉感覺遲鈍,肌肉收縮力減弱,吃這種食物,就容易滯留在咽喉,意外卡在喉嚨,甚至可能吃粽子被噎死。

吃粽子未徹底清潔 容易釀成蛀牙

除了老人,一般人面吃粽子也不能大意!面對粽子香噴噴的粽子,往往食指大動,無法抗拒,尤其是年輕人嗜吃甜滋滋的粽子,例如紫米豆沙粽、桂圓紅棗粽等,卻因未注意食用後要維持口腔清潔,結果因此發生蛀牙。

端午吃粽子,別「粽」下牙齒大麻煩!食用食物後,透過咀嚼無糖口香糖中和口中酸性,才不會因為牙齒過度酸化,意外釀成蛀牙。

為什麼吃粽子會釀成蛀牙?無論吃任何鹹食或甜食,由於食用後口腔酸性會馬上飆升,如果未立即嗽口或刷牙,食物會分解產生酸性產物,造成酸蝕作用,慢慢的溶解牙齒琺瑯質脫落(即稱脫鈣),至深入象牙質層時就形成坑洞,即變成蛀牙。

吃完粽子把握黃金時間 多咀嚼無糖口香糖 

避免蛀牙發生,口腔保健不可馬虎,最好是每次吃完粽子後就刷牙,若場合或時間不適合,可把握食用後10至20分鐘的黃金時間,咀嚼無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中和口腔酸性,不僅可以抑制牙菌斑等酸性物質的生成、更可清除齒縫殘渣與齒面黏膩感,幫助牙齒再礦化,達到潔牙保健的作用。

吃粽子別忘護牙 有異狀就診治療

最後提醒,粽子雖然美味誘人,如果是老人、正在進行牙齒治療的人,要特別注意,除了不要吃太多,容易消化不良,還有咬食不要太用力,咀嚼次數要足夠再吞食,以及吃完粽子後,記得要刷牙。如果在外面刷牙不方便,不妨透過咀嚼無糖口香糖中和口中酸性,才不會因為牙齒過度酸化,意外釀成蛀牙。如果發現牙齒有異狀,應該立即至牙科就診並加以治療,避免牙齒成為端午佳節的犧牲品。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陳承璋/採訪報導)黑心油肆虐全台,對於如何挑選真正健康的好油,多數民眾早已無所適從,猶如無頭蒼蠅,事實上,倘若家裡的用油方式,煎煮炒炸幾乎是一油用到底,無論是健康好油橄欖油、葵花子油等植物性油脂,恐怕也會產生毒素,反而吃壞健康!  此外,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豬油,雖...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食安風暴危機四起,使得民眾人心慌慌,當市面上的劣油攝取過多,體內就會開始出現發炎反應,進而產生自由基,一旦自由基過多,則會開始傷害細胞,長期累積下來就會造成慢性病、癌症等疾病,因此,民眾若想進行排毒,臺安醫院劉怡里營養師建議可選擇富含抗氧化、維他命C的食物,除了有...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喜愛白晢肌膚的女性朋友們常會害怕太陽,深怕一曬就使美白功夫就前功盡棄!其實曬陽光的好處絕對比你想像的多,除了眾所皆知,適當日曬可增加維生素D吸收防止骨鬆,同時也可預防多種慢性疾病發生。現在又多一項讓人趨之若鶩的好處,那就是多曬太陽可以抑制發胖,也可以減緩第二型糖尿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口腔癌是不容忽視的癌症,即使醫療持續進步,在台灣地區口腔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仍舊居高不下,成為台灣男性罹患的主要癌症之一。 因此要遠離口腔癌威脅,除了及早戒除檳榔,在口腔保健的部分,平常可以照鏡子打開嘴巴,並用燈光照著口腔的各部位,循序自我檢查。 注意徵兆把握篩檢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