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舒緩顏面神經麻痺 肌肉運動配合物理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顏面神經麻痺症狀,包括臉歪嘴斜、眼睛無法閉合甚至流口水等,又分為中樞型顏面神經麻痺和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醫學科物理治療師莊雯靜指出,中樞型顏面神經麻痺多發生在腦部疾病等患者,而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則多與病毒感染或臉部長期受冷風所影響。

顏面神經麻痺的治療上,除了類固醇的藥物治療,也應配合物理治療的方式,才能有效獲得舒緩;莊雯靜說,包括紅外線、熱敷、電刺激、雷射以及按摩療法等,都能有效幫助肌肉活化,藉由按摩也能維持肌肉彈性。

治療師莊雯靜進一步說明,像是紅外線、熱敷,是透過增加臉部血液循環的方式,提供給肌肉等過程所需養分,而像電刺激則是利用刺激肌肉,產生收縮能力,另外,也可透過臉部肌肉運動,像是自行練習皺眉、嘟嘴等,或透過吸管喝水、吹氣球等方式,增進表情肌肉的活化。

若屬於無法閉眼的患者,則建議應戴上眼罩保護,避免誘發結膜炎或角膜炎等症狀;莊雯靜提醒,患者在練習臉部肌肉運動時,最好每次做3至5次且重複作10次,再配合藥物和物理治療,就能有效舒緩症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20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如何穩定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課題,但現代社會生活忙碌加上飲食普遍高糖、高油脂,又受到肺炎疫情影響,許多患者因為不敢前往醫療院所回診而中斷治療,在血糖控制上也越發力不從心。所幸,拜科技進步之賜,患者可以透過手中的智慧型手機與醫護團隊即時互動,隨時掌握血糖狀況。雲端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蔡醫師,我做了這麼多復健治療,手跟腳還是持續僵硬,且沒辦法控制肌肉與動作,連穿衣服都有困難,我該怎麼回去工作啊!」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蔡昇達的診間,一名年約五十歲的中風病友王老闆(化名)述說著煩惱。蔡昇達醫師看著他因中風而出現肢體痙攣的半邊手腳,深深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隨著口罩禁令條件式開放,越來越多場合可以脫下口罩,太久沒露臉的民眾,突然發現口罩下的自己不僅無神、疲憊,臉上肌膚也明顯鬆弛,明明體重標準,下巴肉卻掉下來成兩層,此時都會想藉由醫美的幫助喚回年輕有神的面容。但對於忙碌的上班族不想有恢復期,或是財力有限的小資女,該怎麼選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如果運動強度稍強,有些人在隔天都會感到肌肉痠痛,多半人會認為是因為「乳酸堆積」造成疼痛,事實上,近年的研究已推翻了「肌肉痠痛是乳酸堆積」的舊觀念。同時為藥師與中醫師的王翊錞表示,一般而言,乳酸在運動後一小時就恢復正常水平了,所以除了潛在疾病外,並非由乳酸堆積導致身體延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