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走走路也能改善糖尿病!?重點就是健走的時間點:走對了就能成功降低血糖值!

糖尿病患者的四週健走計畫

葡萄糖為人體能量的來源,透過血液運送至全身細胞以供利用。罹患糖尿病會導致葡萄糖的運送能力衰減,以致於葡萄糖不能進入血糖,而在血液中累積,造成高血糖現象。血糖值一旦增加,便會出現容易疲累、體重減輕、手腳麻痺或抽筋、頻尿等症狀。

為了預防及改善糖尿病,建議以呼吸不感到吃力的速度快步健走30分鐘,藉由運動消耗血液中多餘的葡萄糖。我們知道無論是「30分鐘×1次」或「3分鐘×10次」的運動,其效果幾乎相同,因此即使工作繁忙,仍可以利用零碎的空檔分次健行,只要累積到一定的時間即可。

 

 走走路也能改善糖尿病!?重點就是健走的時間點:走對了就能成功降低血糖值!

(為了預防及改善糖尿病,建議以呼吸不感到吃力的速度快步健走30分鐘,藉由運動消耗血液中多餘的葡萄糖。圖片來源:Pixabay)

 

糖尿病患者的最佳健走時間

① 糖尿病患者有餐後血糖急速上升的問題,為了抑制餐後血糖上升,用餐後30分∼2小時是健走的最佳時間。

② 不適合健走的時間有空腹、清晨、早餐前、深夜等,這些時段都應避免從事運動。

 

糖尿病患者的健走行程表

健走行程表

第一週

  • 用比平常稍快的速度,在每次用餐後走5∼10分鐘

第二週

  • 用比平常稍快的速度,在每次用餐後走5∼10分鐘
  • 其他時段也是用比平常稍快的速度,走5∼10分鐘

第三週

  • 用呼吸不感覺吃力的速度,快步走20∼30分鐘
  • 手腳稍微大幅度擺動,以增加運動量

第四週

  • 用呼吸不感覺吃力的速度,快步走30∼60分鐘
  • 每天以走8,000∼10,000步為目標,不足的部分以健走補足

 

附加運動(Plus Alpha Exercise

深蹲運動

  • 肌肉訓練可以促進葡萄糖代謝,對預防及改善糖尿病很有效
  • 請於下午時段或睡前進行,健走前做也可以

腹肌運動

  • 肌肉訓練可以促進葡萄糖代謝,對預防及改善糖尿病很有效
  • 請於下午時段或睡前進行,健走前或健走後做也可以

 

因應糖尿病的附加運動

 

走走路也能改善糖尿病!?重點就是健走的時間點:走對了就能成功降低血糖值!

深蹲運動

1 兩腳張開與肩同寬。

2 雙手伸直與肩同高,身體保持平衡。

3 膝蓋向下蹲至大腿與地板呈平行,再站起來伸直膝蓋,相同動作重覆10次,進行2∼3組。

 走走路也能改善糖尿病!?重點就是健走的時間點:走對了就能成功降低血糖值!

腹肌運動

1 兩膝彎曲,仰臥於地。

2 雙手貼耳。

3 慢慢抬起上半身,直至背部完全離開地板,再回到原來的姿勢。

4 相同動作重覆10∼20次。

備註: 無法完成上述腹肌運動的人,可以先從抬起頭和肩膀開始,次數則視個人情況自行調整。

 

本文摘自繪虹企業《超健康對症健走法:治百病,就靠走路,改善效果驚人!四週擊退三高、預防失智、遠離心臟病

相關推薦

外媒從53國中做出防疫成績排名,台灣因疫苗可近性上的分數較低,輸給紐西蘭、日本,排名第3。對此,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之所以疫苗取得上的得分低,是因為我方從頭到尾相關疫苗協議都採取保密態度,相較之下,他國一有取得可能就不斷報告。陳時中強調,台灣取得的疫苗不會比其他國家少,且如今不但已經簽約,...

閱讀詳情 »

老公真的正常嗎?難孕問題不會只出在女方身上! 針對女性朋友對於男性因素不孕症的疑問時,我總是這麼說:「先生的問題比較好解決!」因為只要少數活著、會動的精蟲,我們就有辦法協助你懷孕。除了少數非常嚴重的寡精症、無精症以外,人工授精、試管嬰兒、顯微注射幾乎解決了九成九以上的男性不孕症問題,剩下的百分之一的...

閱讀詳情 »

文/《威廉氏後人的好孕課》李毅評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ies Syndrome, PCOS)目前被認為是最常見的婦產科內分泌疾患,大約影響百分之八的女性。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診斷標準,根據當今世界通用的鹿特丹準則,其診斷條件包括: 不排卵或極少排卵。 雄性素過多(臨床特徵...

閱讀詳情 »

姿勢有助受孕?五個祕訣提升自然受孕率! 有生育計劃的你一定希望能儘快懷孕,若你正在想要怎麼達成?這篇將提供幾個經醫學實證的具體做法。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再次強調,這本書提供的課程內容,有兩個核心理念: 提供給尚未進入「進階療程」、仍處於嘗試自然懷孕階段的你,若嘗試超過一年,或高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