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跌倒後膝蓋卡卡? 當心囊腫上身!

跌倒後膝蓋卡卡? 當心囊腫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臺中1名陳姓婦女,幾個月前不跌倒跌倒,膝蓋受傷,就自行購買藥布貼在患部,後來發現蹲下時,膝蓋後方竟出現「卡卡」的感覺,好像有異物卡住一般,兩個月後又發現膝蓋處有凸起物,陳婦以為長了腫瘤,趕緊就醫,經過診斷後,確認陳婦患有「膝窩囊腫」。
膝蓋卡卡又無力 貝克式囊腫報到
收治病例的臺中醫院骨科楊祐昇醫師表示,膝窩囊腫,又稱為貝克式囊腫,好發於50歲以上的成年人,囊腫生長速度緩慢,外表不易察覺,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膝蓋動作時會有些微不適;但是,當囊腫變大大於3公分時,會感覺膝蓋後方緊繃、膝關節彎曲伸展受侷限、難以蹲下、上下樓梯或走路時膝蓋會有無力感,甚至產生疼痛或脹痛感。
過度使用、退化 囊腫高危險群
醫師解釋,貝克式囊腫通常位於膝蓋後方,大多因過度使用、膝關節損傷或退化性關節炎所造成。當膝關節發炎而分泌過多關節液,導致關節液經由後側關節囊缺損處不斷流入後膝窩內,若沒有適時治療,膝窩囊腫變得又腫又脹,囊腫延伸到小腿腓腸肌和半膜肌中間,就形成所謂的貝克氏囊腫。
楊祐昇醫師提醒民眾,貝克氏囊腫患者應注意的是,是否同時患有「半月板」或其他的疾病,並應觀察小腿是否疼痛腫脹。而大多數的囊腫會自行消失,若是囊腫突然破裂、小腿肚出現紅腫熱痛,可用消炎止痛劑;若囊腫變大變硬,可考慮手術切除。
臨床上,初期可採非手術治療,冰敷加上物理治療,輕柔活動及肌肉鍛練,幫助減輕症狀,維持膝關節功能。用超音波輔助定位下用針筒抽取出黃色滑液。使用核磁共振檢查,可看囊腫大小、內容物及位置。不過,保守治療並不能根治,容易復發。若是當囊腫太大,壓迫周圍組織,影響膝蓋彎曲,造成痠痛,仍需考慮手術切除。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1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名21歲男性大學生,上個月因持續咳嗽感冒,引發氣喘急性發作,卻拖延數天不就醫,病情惡化,最後嚴重到掛急診,所幸經過支管擴張劑、靜脈類固醇以及氧氣治療,病情逐漸好轉,在住院數天後病癒出院。醫師提醒,氣喘急性發作若不即早治療,病情可能惡化到需要住院,嚴重甚至呼吸衰竭,需插管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隨著人口老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越趨增加,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顯示,1990年居死因第6位的COPD,到2020年將攀昇為第3位,國際間統計紛紛顯示COPD耗費的醫療資源龐大,其中急性惡化者佔絕大部份支出。醫師提醒,急性惡化者接受適當的藥物治療,可縮短復原時間、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內政部訂定五月第二個周日為佛誕日,許多佛教團體都會在五月推出浴佛、朝山等活動;臺中慈濟醫院復健中心林啟文副主任提醒,信徒朝山前應做好暖身,朝山時也應善用護膝保護膝蓋,以免膝蓋關節和肌肉受傷。林啟文副主任表示,佛教徒的朝山活動會有三步一拜的儀式,由於朝山動作重覆跪與拜,有些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台灣12歲以下患有氣喘的兒童,推估約19萬2千多名,調查發現,這群氣喘兒有1成會因氣喘而掛急診,卻多達72.4%未定期回診追蹤病情,其中7至11歲更超過8成。國健局提醒,氣喘兒定期回診追蹤很重要!否則一旦急性發作,必須緊急就醫或增加用藥劑量,反而得不償失。依據全球氣喘倡議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