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近視的四個傳言是真的嗎

近視的四個傳言是真的嗎
1、近視眼老了以後不會老花?
  老花眼是一種老年病,近視眼同樣也會有老花眼,只不過如果以前就有近視,老花和近視的矯正鏡片度數一正一負,剛好可以中和,老花眼的症狀就給抵消到難以察覺的程度,這也就給人以近視眼不會老花的誤解。
  也有人提到,近視眼看不見遠處,老花眼看不清近處,那麼會不會有一段時間,眼睛會恢復正常,看遠近都沒有問題?很遺憾,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近視眼和老花眼的抵消作用頂多讓你看近處更清晰一點罷了,看遠處的時候,你還是得戴近視眼鏡。

  2、瞇眼看東西會使近視度數增加?
  有些人在看不清的時候,會習慣瞇著眼睛看,這的確會造成視力的進一步下降。不過,準確來說,這種習慣是使你的散光增加。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瞇著眼時眼睛的狀態,上下眼皮跟眼球接觸,眼睛露出部分變窄,角膜受壓迫,散光就是在這種壓力下增加的。散光的症狀一般是看東西有重影,上下分不清,影響方向性,視覺質量下降。

 
 

  3、高度近視會遺傳?
  醫學上我們將600度以上的近視都稱為高度近視。臨床實踐證明,父母雙親都是近視的情況下,孩子患高度近視的概率更大,但這並不表示有近視的人,生出的孩子一定會近視。我們不能排除一些孩子的近視是受父母習慣影響的,比如父母愛讀書,孩子可能會喜歡讀書,近視的可能就會增大。但是從醫學上講,比起那些雙親的眼睛都正常的孩子,高度近視者的孩子,從生理上遺傳高度近視的危險因素的確是增加的。

  4、戴眼鏡最好戴低於正常矯正度數的?
  這需要根據年齡、屈光狀態、是否存在其他的視覺問題來決定,不能一概而論。如果針對成年人且沒有其他眼疾者,要根據其用眼需要來看。在統計學的流行病學有種生活視力的概念,認為只要視力不低於0.5,正常的生活是沒有問題的。但也有些人的確習慣了很清晰才能正常生活,例如需達到1.0以上的視力才覺得清晰,這些人如果戴低於矯正度數的眼鏡,看東西會採取瞇眼等動作,就可能導致視疲勞;而有些人過慣了模模糊糊的日子,覺得並不影響生活,那麼,戴低於矯正視力的眼鏡也沒有問題。

相關推薦

▲家有吃不完的剩藥,居家廢棄藥物千萬不要隨手亂丟。(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藥沒吃完,可以直接丟進馬桶、垃圾桶嗎?台北市衛生局與醫院、社區藥局合作,針對民眾家中常見的抗生素、類固醇、咳嗽藥水等5大類高汙染藥物推行回收,近10年來,已檢收廢棄藥品、針具及容器具接...

閱讀詳情 »

▲小一新生的家長請注意,開學前有3針預防針絕對不能漏。(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有今年即將上小一的新生,家長快檢查有沒有漏掉這3針!台北市衛生局今(15)日提醒,小一新生開學前須完成重要的麻疹、日本腦炎等3劑疫苗接種,但最新統計,台北市仍有5474位學童未完...

閱讀詳情 »

▲中醫夏季養生三伏貼療法近年十分夯,但有些禁忌恐讓效果打折。(照/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改善虛寒體質、鼻子過敏等症狀,近幾年來,中醫的「三伏貼」季節限定門診成為過敏兒的熱門療程,更有研究顯示,以三伏貼連續治療3年,對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療效可達80%以上。不過,好不容易等...

閱讀詳情 »

▲心情不好的時候,你也喜歡吃「高熱量食物」排解壓力嗎?(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當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喜歡隨手抓起「高熱量食物」排解壓力嗎?小心增加肥胖風險!董氏基金會今(15)日更進一步引用今年3月發表於《肥胖》期刊的研究提出,研究發現,收入較低的人可能更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