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年熬夜玩樂 小心黑眼圈難去除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愛漂亮的女性注意!過年連日通宵打麻將,小心造成深深的黑眼圈。醫師提醒,不想帶著「熊貓眼」上班,年後猛擦保養品、冷熱敷交替,可能效果都不盡理想,選擇注射玻尿酸改善,荷包又要大失血;所以,過年可別過度通霄玩樂,最好還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

新光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林明秀表示,眼睛周圍是全身皮膚最薄的部分,一旦熬夜容易導致微血管腫脹及荷爾蒙調節變差,造成眼周血液循環不好,就形成血管型的黑眼圈。

林明秀指出,當形成血管型的黑眼圈時,建議可外用左旋維他命C製劑,促進皮膚的膠原蛋白纖維及彈性纖維增生,讓眼周的肌膚恢復彈性,或使用冷熱敷交替方式,加速血液循環,舒緩微血管腫脹;不過,降低黑眼圈反應的效果有限。

若黑眼圈情況較嚴重、舒緩效果不如預期,或希望立即見效;林明秀建議,可以注射小分子玻尿酸,讓眼周的肌膚較豐潤有彈性,並增加飽水度及光澤,可讓黑眼圈看起來較不明顯;不過,林明秀提醒,不論使用保養品或注射玻尿酸,都無法根除黑眼圈,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才是最佳的預防方式。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38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有高血壓病史的51歲男性,常因喝酒引發心悸及胸悶,經心電圖檢查證實為陣發性心房顫動。雖經適當藥物治療仍會發作。之後經由醫師施行冷凍氣球消融術治療,目前症狀已緩解。引進冷凍氣球與電燒 南部心顫治療有曙光成大醫院心臟血管內立科陳儒逸醫師指出,心房顫動傳統上以藥物治療為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失智症協會邀請數十位年輕型失智症家屬及專業人員,共同著作「可是我們還年輕」一書,集結不同家庭的生命故事與服務歷程,希望讓民眾更深入了解這些外表看似正常,認知卻逐漸倒退的年輕失智者。該會希望社會大眾藉由這本書,讓更多年輕型失智症的家庭獲得幫助,讓社會大眾了解年輕型失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期FB瘋傳由台客劇場拍攝的「挑戰糖尿病-營養學該更新了嗎?」影片,點閱及分享揭破萬。但醫療院所也陸續接到,糖尿病患者在未與醫師、營養師溝通下,就自行採取生酮飲食法,導致嚴重低血糖險些送命。生酮飲食 高脂肪、極低碳水化合物及適量蛋白質的飲食模式林煜幃營養師表示,先來簡單說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我們都知道,身為一個媽媽真的很不容易,不只得經歷懷胎十個月的辛苦,還要面對產後接踵而來的狀況。加上現代人生活忙碌,生育年齡提高,高齡產婦與剖腹產的比例隨之增加,產後如何身心照護成為現代媽媽們的重要課題。以剖腹產為例,因為是透過切開腹部及子宮分娩出胎兒,傷口比起自然產相對來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