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類風溼性關節炎 生物製劑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剛新婚就病發,只能靠另一半背著走,家事不能做,連切菜都成問題!」30年類風溼性關節炎資深病友徐小姐的經歷,是許多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都有過的。針對中重度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醫師多半會建議使用生物製劑治療,來緩解疼痛,保持關節活動度;而新型注射方式的隱藏式針頭不僅可降低患者注射恐懼,使用起來也方便許多。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張棋楨主任表示,類風溼性關節炎在台灣盛行率約0.4-1%,好發於40歲以上中年女性,男女比例約1:4。是一種因自體免疫發生障礙,讓體內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進而破壞身體正常結構的疾病,最常侵犯四肢小關節,且倘若控制不好,可能會導致關節變形、甚至殘障。

遺憾的是,患者一旦發病就難以痊癒,只能以藥物控制病情;目前醫界普遍認為,使用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成效最顯著。張棋楨主任指出,生物製劑可藉由抑制腫瘤壞死因子(TNF-α)作用,來調節免疫機制;然而,患者在減輕發炎的同時,容易因免疫力降低,而增加感染風險,例如肺結核。

因此,醫師常會建議患者選擇半衰期較短的藥物,因為代謝快、在體內停留時間短,較能降低感染風險;且根據健保資料庫的數據發現,使用一週兩針生物製劑治療的患者,併發結核病的機率較低。

施打方式上,近期也有類似胰島素筆針的新型注射筆形式,相較於傳統針筒裝注射劑,施打過程中完全看不見針頭,因此能降低患者對針頭的恐懼,且不需額外抽取藥劑。只要病患遵守「一壓二拉三喀喀」步驟,在家就能輕鬆施打,是病友不錯的選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408

相關推薦

咽炎被很多人認為是“教師職業病”,在生活中老師基本都患有這種疾病。近些年,咽炎發病率也越來越高,壹些律師、歌手都患上了這種疾病。咽炎的危害特別大,及時防治就顯得特別的重要,防治慢性咽炎除了要保護嗓子外,也要經常吃些新鮮蔬果閏閏喉嚨,才能撤底預防咽炎發生,今天就為患者們推薦七...

閱讀詳情 »

生活中常說的“青筋”就是人體皮下可以看見的靜脈血管,專家認為,無論人體哪個部位的青筋異常暴鼓,都是人體痰、濕、疹、毒等積滯的反應。大家所能觀察到的青筋的主要分佈在面部、頭、腳等部位。青筋又稱靜脈血管——通過指把血液送回心臟的血管。   青筋...

閱讀詳情 »

生薑排毒、助便 薑醇功不可沒生薑檸檬水是利用生薑中,屬於酚類化合物的植物醇成份薑醇,刺激消化道,來達到幫助排出宿便、排毒的效果。另外,薑醇還有抗血小板凝集與抗發炎的功效,能夠預防血栓的發生、促進血液循環。檸檬汁有機酸 刺激腸胃道蠕動而檸檬汁當中的有機酸,也有刺激腸胃道作用的效果,將生薑水與檸檬汁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