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11歲童在家拔完乳牙「找嘸牙齒」 狂咳才知卡在支氣管險要命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小孩換牙,看到搖搖欲墜的乳牙,不少爸媽習慣自己動手來,反而去給牙醫拔的人才是少數,但在家拔牙一有不慎可不得了!11歲的洪小弟因為臼齒鬆動,家人以傳統的綁線方式幫他拔牙,但過程中洪小弟害怕掙扎,拔下的牙齒竟不翼而飛,原以為是被吞下肚了,上廁所排出來就沒事,沒想到後續出現出現咳嗽症狀,遲遲無法緩解,帶往急診就醫才發現牙齒掉在左側支氣管內,趕緊夾出,差一點就有發炎感染危險。

並不是所有從嘴巴裡不見的東西都會跑到肚子裡!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謝旻孝表示,空氣和食物都會經過咽喉,咽喉處有個名為「會厭軟骨」的組織,呼吸、講話時會開啟,讓氣流進入氣管;吞嚥時會厭軟骨則會關閉,讓食物順利進入食道。

謝旻孝說,如果邊吃東西邊講話,就可能因食物掉到氣管而嗆到,臨床經驗,除了食物之外,異物不慎掉入氣管的情況時而有之,常見像是硬幣、鈕扣、小電池、花生米、粉圓等,掉入氣管的原因以孩子誤食最常見,而洪小弟在牙齒脫落時掙扎說話,恐怕就是造成意外的主因。

一旦異物掉到氣管、支氣管都會很不舒服,常見症狀包括:咳嗽、呼吸有異音和血痰。醫師警告,若未及時處理恐致反覆發炎,甚至息肉增生。

謝旻孝說,這類情形就醫,醫師會以X光判斷胸腔情況,但花生米、粉圓等食物非鐵製品,X光無法清楚顯像,這時,醫師就會進一步以支氣管鏡確認並取出。以洪小弟為例,確認牙齒位置後,為順利取出,醫療團隊動用全身麻醉、插管的方式,利用拍背讓支氣管內的牙齒鬆動,這才從左邊支氣管把牙齒夾出。

謝旻孝提醒,氣管是有彈性的肌肉組織,異物在裡面上上下下時,有時會隨著咳嗽咳出來,但若是尖銳物品就很有可能刺傷黏膜,所以不要輕忽咳嗽這個警訊,若原本沒症狀的人突然出現咳嗽或呼吸有異音,要有警覺盡快就醫。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高端還有百萬劑 陳時中宣布全面開放!年滿20歲預約隨到隨打

3+11還學不乖? 陳時中曝2個月來抓到3起機組員亂跑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 講到離子,你是否已發覺,即便脫離了學校,似乎對這個詞還是覺得有點熟悉?這是因為在生活中,你一定經常在電視廣告、電器商品甚至生活日用品中看見離子的存在,彷彿不管什麼商品,只要加入「離子」兩個字,價格就會水漲船高。  這就好比街頭賣滷肉飯,一碗30元,但如果給它...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新添本土登革熱病例,同樣又是新北市、桃園市兩地跑的個案!疾管署今(14)日公布該名居住桃園市龜山區龍壽里的70多歲男性確診,近期無出國史,發病前活動地以住家及新北市三峽區五寮尖山一處菜園為主,也曾於8月29日至石門水庫溪洲山登...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下打破國境封鎖,越南河內兒童國家醫院一名9個月大女嬰,因罹患膽道閉鎖導致肝衰竭,生命垂危急需換肝,家人主動求助台北榮總,在人道救援之下,由衛福部、台灣駐越南辦事處等單位協助,今年7月順利來台接受活體換肝手術,成功搶救回生命...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51歲的江先生有糖尿病史,兩年前發現看數字時會出現重疊影像,以為只是疾病引起的視力衰退。近來工作時竟從左眼不斷看到白影,還以為看到阿飄而驚嚇不已,直到就醫檢查才發現是腦下垂體長了一顆巨大腫瘤,經腦神經外科醫師開刀後,順利擺脫「鬼影」糾纏。  不僅視力衰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