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020年就醫王是他 男子骨關節炎、頭痛1年就診839次

2020年就醫王是他 男子骨關節炎 頭痛1年就診839次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受到新冠疫情衝擊,這1、2年醫療院所門診量大減,但仍有患者天天往醫院跑,2020年就醫次數之冠是1名50多歲罹患骨關節炎、頭痛的男性,1年內就診839次,等於每天至少就醫2次以上。


健保署統計,2019年就醫總件數3.7億件,2020年就醫總件數減少至3.4億件,就醫件數減少2000多萬次,幾乎每個人少看1次門診,但仍有3.3萬人去年就醫次數超過90次。


此外,高就醫次數民眾看病科別,前3名分別為家醫科、內科、耳鼻喉科,醫療費用達39億元,為近3年新高。


該名中年男子因為骨關節炎、頭痛、神經痛,自覺全身疼痛,而到處就醫,從醫學中心看到基層診所,去年就醫次數多達839次,平均1天至少跑2趟。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表示,這位患者係因腳受傷,總覺不舒服,而持續就醫,整年下來,健保支付此民眾的醫療費用約達54.8萬元。


就醫次數第2名為1名40多歲女性,因罹患關節病變、頭痛及目眩等疾病,就醫564次。第3名則是30多歲女性,就醫原因為長期失眠、精神疾病等,就醫555次。


至於今年上半年,雖然5、6月本土疫苗大爆發,但1至6月仍有人就醫次數超過300次,就醫原因仍以關節炎、頭痛為主,總計622人就醫次數超過90次,健保費用達5,000多萬元。


健保統計,國人每年平均就醫15次,平均每月至少就醫診1次,比起「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高出6、7次,這也使得門診醫療費用支出占了健保總額一半以上。


對此,健保署表示,為來將推動整合門診,例如,高齡、糖尿病、新冠肺炎等,減少門診次數,也可能提高一點部分負擔,在醫療資源使用及分配上,仍更為合理。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沒完沒了的肩頸痠痛 你找到消除對策了嗎?
▸甲狀腺功能亢進4成有陽痿問題 對症調理擺脫「不舉」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近日有民眾反映,明明沒有在國外就醫,卻接獲某國外衛生部門寄來的醫療費用帳單,要求匯款支付;健保署指出,此為詐騙手法,提醒民眾注意,若接到類此信函通知,千萬不要跟隨歹徒的指示回應,以免掉入陷阱。健保署整理過去歹徒所用「六大詐騙手法」,提供民眾參考。第一,謊稱健保署人員以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正當家家戶戶都忙著包粽子、應景一下好過端午節時,許多弱勢家庭卻無法享受這熱鬧的過節氣氛。為了讓經濟弱勢家庭也能歡度佳節,衛福部結合農委會農糧署免費提供糯米,供各縣市政府提領後發放,預計將有9萬229戶低收入戶家庭受惠。衛福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李璧如科長說明,經調查,各直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今年入夏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個案為居住於高雄市前鎮區草衙里的45歲男性,無國外旅遊史,且經該署檢驗確認,個案活動地也有3名民眾出現登革熱疑似症狀,經採檢送驗後確定感染,顯示已有群聚疫情發生。高雄市衛生局已加強當地孳生源清除等防治工作,以防止疫情蔓延。疾管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梅雨季來臨,又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們頭痛的時候了!每當濕度過高時,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總會特別容易發作,營養師提醒病友們,在這個敏感時節,飲食控制便顯得格外重要。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臨床組組長李青蓉說,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而言,要避免病情惡化,就得避免細胞變異,因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