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9歲主動脈剝離 微創心臟手術免開膛獲新生

29歲主動脈剝離 微創心臟手術免開膛獲新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32歲的謝先生,喜歡打球,2年多前半夜於床上急性胸、背痛急診,診斷出胸主動脈剝離及高血壓,發現高血壓是因為腫瘤過度分泌荷爾蒙─醛固酮所引發。經開刀切除之後,高血壓藥物減半,血壓逐漸穩定。在去年中複診檢查發現胸主動脈假腔持續擴大,後來以微創人工血管支架手術修補胸主動脈剝離,病人3天後即行出院,術後復原良好。
89歲阿嬤主動脈瓣膜狹窄
89歲李阿嬤有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情形,傳統瓣膜置換開心手術須鋸開胸骨,使用人工心肺機與停止心跳,手術時間長達4、5小時,復原期約2、3個月,擔心李阿嬤年長吃不消,且手術風險高,決定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將導管從血管置放人工瓣膜,取代原本狹窄的瓣膜,幾無傷口且不需停止病人心跳或是依賴人工心肺機,恢復期縮短,病人術後復原良好。
微創心臟手術提高成功率
新光醫院心臟外科林佳勳主任說明,心臟大血管手術的傳統方式是以開胸方式進行,傷口大,麻醉與手術時間長,對器官功能與體能狀況影響極大,術後也容易發生合併症,因此約有三至四成的高齡病人與家屬,寧可放棄療效直接的手術,不得已接受不確定性高的保守治療。近年來微創心臟手術的發展加上新型心臟血管外科複合式手術室 (Hybrid OR)的設備,可以在同一時間內完成影像檢查及手術,以達到兼顧病人安全及提升手術的成功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7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20歲潘姓男大生下雨天騎機車遇車禍,人遭撞飛後昏迷,緊急由救護車送到童綜合醫院急診室,人送到醫院時意識模糊,緊急氣管插管及左側胸管置放後,隨即進行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患者左胸主動脈破裂、腹部橫膈膜破裂併氣腹、左側肋骨多處骨折併血胸,生命危在旦夕。 經外傷小組評估及緊急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在尚未出現B肝口服抗病毒藥物的年代,醫院經常出入因B肝引發猛爆性肝炎的患者,嘉義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張德生主任分享至今還是令他印象深刻的個案,在多年前一位健壯的年輕人因急性肝炎求診,初到急診室時神情雖然疲憊,但其他狀態都還不錯,確診B肝後卻因當時尚沒有口服抗病毒藥物的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疫情期間不戴口罩令人感到生氣,但你知道有些人有戴口罩的焦慮症嗎?韋恩州立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Jennifer M.Gómez表示,看不見的傷口可能會引起焦慮,比如因驚恐、創傷、性侵、幽閉焦慮病症等患者容易在戴口罩時引起同樣的恐懼或傷痛而倍感焦慮,她鼓勵藉由在安全環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台灣失智症協會舉辦「2020年台灣失智症聯合學術研討會─失智照護科技應用之超前部署」,邀請20多位科技及失智領域的專家,分享科技研發及應用成果。因應失智人口快速增加,科技於失智照護的創新應用,包括:失智照護與人工智慧、預防診斷、認知促進、照護安全、協尋定位、生活復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