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30多歲男子轉移性腦瘤 接受精準放射治療背後有洋蔥

30多歲男子轉移性腦瘤 接受精準放射治療背後有洋蔥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名80多歲老奶奶,10年前確診乳癌,病情一直都控制的不錯,然而在今(2020)年2月發現癌細胞轉移到腦部,不得已接受全腦放射治療,11月檢查下確認腫瘤大幅縮小,但原本能夠自我行動的生活,變得只能坐在輪椅上活動,認知功能也明顯變差,若能用腦部精準放射手術,狀況可能非常不同。


肺癌乳癌易轉移腦部 傳統全腦放射治療副作用極強


台北榮總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楊懷哲表示,末期癌症病患在精準治療發展下,例如標靶藥物,逐漸可以與癌細胞共存,延長健康生命。而在臨床治療中,肺癌、乳癌、大腸癌等,癌細胞容易轉移腦部,專業判斷不適合開刀時,就會使用放射治療,讓腦部腫瘤縮小,不過卻也可能賠上嚴重副作用和傷害大腦的正常細胞。


楊懷哲解釋,全腦放射治療的照射範圍是整個腦部,對腦部做全面性的照射,不僅癌細胞受到破壞,大腦正常細胞也會同時受傷,還可能加速大腦老化。接受放療的年長者容易加快認知功能退化,智力明顯下降,且因為神經受損的緣故,控制肢體能力變差,行動力也會漸漸不如以往,即便是年輕患者接受全腦放射治療,也會造成反應力下降與記憶力減退。


" target="_blank">


精準放射手術大幅降低放射副作用 打擊腫瘤腦細胞傷害小


楊懷哲指出,醫學界想要降低全腦放射副作用,開發出了精準放射手術,例如加馬刀(Gamma Knife),利用放射線直線行進原理,在環狀機器上設置192個放射設施,治療當下在不同角度同時放出加馬射線,每條射線對大腦細胞都是安全劑量不容易受傷,只有射線交會點才會有破壞效果,以此精準打擊癌細胞,不讓其他正常細胞受到傷害。


楊懷哲提到1名接受精準放射手術案例,30多歲年輕爸爸剛喜獲不滿周歲的雙胞胎寶貝,卻得知自己罹患軟骨肉瘤,並且轉移到大腦,治療時對著自己說:「孩子還小,希望能夠陪伴孩子一同成長。」在接受精準放射手術後,腦部腫瘤明顯改善,大腦幾乎可以說沒有受損,能夠持續工作為家人孩子打拼,現已恢復原本正常生活,看不出原本被評估只剩下不到1年的生命跡象。


精準放射手術給付條件嚴格 未符合資格只能選擇全腦放射治療


國內健保未完全開放精準放射手術,例如加馬刀治療,腫瘤3度空間直徑不大於3.5立方公分,或容積20立方公分,並且腫瘤顆數不得超過3顆,再加上符合其他4項條件下,才給付手術治療費用,但如前述老奶奶個案,因不符合健保給付,接受全腦放射治療,治療結果雖然腫瘤受控制,生活卻再也脫離不了家人照顧。


楊懷哲強調,隨著癌症治療進步,許多病患都能與癌細胞共存,與常人一般幾乎沒有差異,但癌細胞如果轉移到腦部,若不符合健保資格,就難以做精準放射手術,改用傳統腦部放射治療,反而讓患者漸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最後造成患者可能要辭去工作,或長時間仰賴家人照顧起居,使得社會資源也必須大量投入。


醫師呼籲放寬健保給付 可減少整體社會成本


楊懷哲呼籲,健保可參照美、日、韓先進國家的治療條件來放寬給付標準,精準放射手術雖然治療費較高,卻能大幅減少未來的社會成本,例如前述老奶奶如果使用精準放射手術,也許生活行動就不會有太大改變,家人照顧負擔不會那麼沉重。類似案例下,病患家屬或許不用辭去工作,政府的長照與社福資源也能不過度投入,總體而言,對社會整體反而是好事。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糖尿病營養補充怎麼選? 看懂標示這「鉻」不能缺!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愛滋病檢查免驚慌 愛滋病介紹     是一種因為感染了愛滋病毒(HIV),使身體的免疫系統漸漸受到玻壞,無法對抗環境中存在的細茵或病毒,而出現一連串的感染症狀,最後導致死亡。所以又稱之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在國內是十大傳染病之一,全世界已經造成好幾千萬人感染。 &n...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金門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許多民眾為避免感染選擇足不出戶,在家使用手機、電腦等3C產品時間大幅延長,長時間緊盯螢幕,太少眨眼的結果導致乾眼症患者大幅增加,開始出現眼睛乾澀、紅眼等情況,雖然點眼藥水可緩解,但效果很短暫,讓許多人相當苦惱。   金門鑫美光視光眼科診所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嚴重齲齒,鬧牙周病,或是意外跌倒、外力撞擊,導致牙齒掉落缺牙,千萬不要因為聽到植牙兩字就嫌麻煩、怕辛苦而「遇缺不補」,牙醫師警告,缺牙不單單只是外表不美觀,如果置之不理,還可能影響到日常咬合、發音、咀嚼等功能,甚至使其它完好的牙齒歪斜、脫落。 當代牙醫植牙中心主任梁...

閱讀詳情 »

菜瓜布肺 罕病「肺纖維化」肺部斷層如菜瓜布 60歲王先生覺得自己常感到呼吸困難喘不過氣,到臨近的醫院作檢查後仍覺得不適,才轉到東港安泰醫院,胸腔科陳彥廷醫師安排王先生電腦斷層掃描後,發現是罕見的「肺纖維化」問題,馬上接受治療。雖然肺部的損傷以無法完全復原,但透過藥物的控制,成功減緩病情惡化的情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