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0萬國人咀嚼吞嚥障礙 營養照護怎麼做?

30萬國人咀嚼吞嚥障礙 營養照護怎麼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快,明年將進入高齡社會,許多問題也逐漸浮現。專家指出,老年人比例增加,中風、失智、巴金森氏症患者也越來越多,容易發生咀嚼吞嚥障礙,造成營養缺乏,病情容易惡化。

老化指數提升 腦神經病變患者增

根據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估計,目前全台約有30萬人發生咀嚼吞嚥障礙。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理事長黃純德指出,隨著國內老化指數提升,衍生的腦神經病變疾病也將增加,患者因神經肌肉病變、協調能力不好,以及口咽部組織構造異常等原因,會造成咀嚼吞嚥障礙問題。

咀嚼吞嚥障礙 併發症問題多

黃純德理事長強調,當病患發生咀嚼吞嚥障礙問題,會導致營養缺乏、脫水、免疫力低下,甚至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等併發症,也會引起痛苦、憂心等心理障礙,社會隔離、脫離等情形。

長期營養照護 胃造口、腸造口較佳

黃純德理事長指出,目前國內針對咀嚼吞嚥障礙問題,仍停留在插鼻胃管的階段,其實,對於需要長期營養照護的患者來說,胃造口及腸造口是更適合的選擇,可提供更多的營養需要量,維持患者的體力及免疫力,並且減少痛苦,減輕照顧者的心理與時間壓力。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5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32歲的徐小姐,19歲時開始容易感到肩頸異常疼痛,也常因為頭痛欲裂而無法思考和正常行動,四處投醫一直找不到病因,其實是纖維肌痛症在作怪。馬偕醫院疼痛中心主任林嘉祥表示,纖維肌痛症好發於年輕女性,因此也被戲稱為公主病,是一種很神祕的疼痛,診斷上不易,發生的確切原因目前還不...

閱讀詳情 »

檢查頸動脈,能看出全身血管的健康情況 脖子上的皮膚最細嫩,脖子處的血管也最「敏感」。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倪新海打了個比方,頸部動脈就像一個窗口,能夠一眼看出全身的健康狀況。 倪新海介紹,頸部的動脈由於血流量大,血管又有分岔,血管所承受的壓力和血流衝擊就比較大,一旦心腦血管健康...

閱讀詳情 »

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為了工作放棄了很多東西,包括身體健康!這種做法並不可取。但也不是所有的年輕人都聽勸,不聽勸怎麼辦呢,我們也是本著不拋棄不放棄的原則給大家一點建議,大家看看,如果有以下的症狀,趕快採取放鬆措施吧! 1.拉肚子 有些時候,壓力大了會影響到腸胃,如果感覺自己在沒吃什麼的情況下拉了...

閱讀詳情 »

年事較高的人腸胃功能有所減弱,胃腸道平滑肌收縮無力,腸道鬆弛,排空速度慢,致使糞便在大腸內停留時間延長,從而出現便秘的症狀。怎麼辦呢?揉揉合谷穴吧。這個方法對緩解輕度的便秘效果不錯。 合谷穴在哪裡呢?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虎口」附近。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拇指尖下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