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72歲老翁攝護腺癌骨轉移 同位素療法助緩解

72歲老翁攝護腺癌骨轉移 同位素療法助緩解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72歲林老先生出現頻尿、尿流細小等症狀,以為是正常老化現象而忽略就醫,後來因骨頭劇烈疼痛、影響生活品質,才到醫院檢查,確診為晚期攝護腺癌,並已發生骨轉移。起初林老先生採用荷爾蒙療法,但約1年後產生抗藥性,骨頭又開始劇烈疼痛,攝護腺癌復發。後來採用近年較新的「同位素療法」,在完成鐳-223的療程後,林老先生已能自由行走,恢復生活品質。

攝護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

攝護腺癌高居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6位,台灣每年新增5千多名攝護腺癌患者,其中30%發現時已是晚期、轉移性攝護腺癌,有80~90%病人轉移的部位是到骨頭。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一般泌尿科主任張延驊醫師表示,因攝護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若有症狀也與攝護腺肥大相似,容易被忽略,導致確診攝護腺癌時,已為晚期且合併骨轉移的機率偏高。

與其它癌症相比,攝護腺癌的死亡率相對較低,攝護腺癌第一期到第三期患者,經診斷和治療後,10年存活率可達95%,但如果到了第四期已轉移後才發現,10年存活率就下降到48%。

荷爾蒙治療可能會有抗藥性

攝護腺癌的治療方式主要為手術切除、放射治療、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其中荷爾蒙治療在經過一段時間後,癌細胞可能產生抗藥性,化學治療一般則用在去勢抗性的病患。而即使是晚期合併骨轉移的攝護腺癌,仍有不同治療方式可提升生存率。

同位素療法只針對合併骨轉移

張延驊醫師分析,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時,骨頭變得脆弱、疼痛,易發生病態性骨折、脊椎塌陷。而同位素療法中的鐳-223,因與骨骼合成重要成分「鈣」的化學結構類似,會選擇性聚集在骨骼內,鎖定癌細胞,於鄰近腫瘤(癌)細胞中引發高頻率的能量導致雙股DNA斷裂,殺死癌細胞。不過,同位素療法只能針對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的病人,不適合轉移到其它內臟器官的患者。

預防方法:定期測PSA、肛門指診、運動、低脂高纖飲食

張延驊醫師建議,男性過了40歲後,應定期做PSA(特異抗原指數檢查)及肛門指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攝護腺癌。要預防攝護腺癌或是避免復發,平時除了運動外,還要養成「低脂高纖」的飲食習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8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每年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乳癌多年以來霸佔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台灣每十萬人中有78.9人罹患女性乳癌,相較前一年發生率增加5.9人,為發生人數與發生率增加最多的癌症。台灣乳房醫學會曾令民理事長指出,其中HER2陽性及淋巴結陽性患者,復發機率高,標準治療後若加接續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隨著空汙日漸惡化、現代人壓力沉重,掉髮問題越來越常見,養髮液成為電視購物中的熱銷商品,部分有少年禿的男性還試圖將避孕藥丸磨成粉,塗抹在頭皮上,以為這樣就可以抑制雄性禿。皮膚科醫師提醒,這是毫無根據的方法,女性荷爾蒙屬於大分子,很難經由皮膚吸收,此舉不但救不了頭髮,反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近年來由於酒駕肇事案件屢屢占據新聞各大版面,其所造成的傷害往往怵目驚心,讓民眾對於酒駕的態度愈趨厭惡反感。然而,民眾卻習慣於酒精的普遍存在,取得方式仍舊相當容易。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2017年18歲以上成人過去1年的飲酒率為43%,曾經醉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根據107年衛福部資料顯示,在臺灣因精神疾病前往就診的人數超過270萬人且逐年攀升,其中近80萬人為思覺失調症及情緒障礙症患者,每年更有近20萬人因慢性精神疾病而領取重大傷病卡。精神疾病的治療方式在近半世紀有重大突破,醫學發展至今已發現許多精神疾患與大腦生理失衡有關,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