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COVID-19疫苗安全沒問題嗎? 最新研究告訴你答案

COVID-19疫苗安全沒問題嗎? 最新研究告訴你答案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一階段的COVID-19公費疫苗施打,很多人對於應該施打AZ或莫德納疫苗可能難以抉擇。這兩種疫苗對於重症與死亡預防方面的保護力都相當,接近百分百,未施打者則承擔相當大的風險。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提醒,考量疫情緊繃、個人健康狀況及疫苗資源等因素,建議民眾配合政府安排的順序施打,莫德納疫苗則優先留給孕婦和AZ疫苗第一劑嚴重過敏患者施打。

孕婦施打疫苗 避免緊急狀況產生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內科部部長盧柏樑表示,在疫苗研發初期,臨床試驗在收案時通常會排除孕婦與兒童,所以缺少此族群個案的藥物安全性與有效性資料,導致新疫苗暫不建議施打於孕婦與兒童。

最近的美國研究指出,在342,080位孕婦中,其中有3,527為COVID-19感染者,追蹤這些孕婦的生產結果,發現COVID-19感染的孕婦有較高的死胎與早產的機率,子癲/子癲前症與緊急剖腹產及產後延長住院均有顯著增加,顯示孕婦優先施打疫苗之重要性。

孕婦接受mRNA疫苗  安全性高

今年四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美國35,691名孕婦接受mRNA疫苗,包括輝瑞BNT162b2疫苗與莫德納mRNA-1273疫苗的研究結果。發現和同時期無接種疫苗者相比,流產、胎兒異常與早產的比率並沒有比較高,顯現mRNA疫苗在任何孕期都可以施打,以及施打於孕婦族群的安全性。

歐洲婦產科醫學會也建議,孕婦與餵母乳者都應接受COVID-19疫苗注射。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引用英國及德國產婦以mRNA疫苗為主的文獻,建議台灣應該讓孕產婦優先施打mRNA疫苗,相信這符合多數國人的認同。

混打疫苗看狀況  第一劑是關鍵

俄國研發的Sputnik V疫苗,就是先打第26型腺病毒載體疫苗,再接受第5型腺病毒載體疫苗,此疫苗已在俄羅斯大規模施打中,也讓該國疫情得到控制。

今年五月在《刺絡針》雜誌發表了英國830人接受混打疫苗的研究。

發現混打疫苗並沒有更多的嚴重的副作用,只是混打其他疫苗者發燒的機率比兩劑都是AZ疫苗來的更高。因此,當接受AZ疫苗第一劑後有嚴重副作用發生時,可以建議其接受其他疫苗,以得到足夠的保護力。

【延伸閱讀】

你該知道的新醫學名詞 - 生物相似性藥

疫情三級期間 給思覺失調與躁鬱症患者的就診建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3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超高齡化社會來臨,健康老化是每個人最重要的功課,不同以往傳統的養兒防老的觀念,不少人即早規劃養老計劃,各大企業積極進攻銀髮住宅商機,就連國內金融業也在板橋打造全新出租式樂齡宅;不只設置健身俱樂部,滿足各種年齡層的健身課程,加上醫療診所大樓及旅館大樓三大區塊,軟硬體服務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56歲女性糕點師傅,罹患左側乳癌,呈現荷爾蒙陽性,治療後卻不幸復發,癌症轉移至骨頭,發病時腳痛行動困難,更時常腰痠背痛,無法工作。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彥仰考量患者已停經,建議使用CDK4/6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1個月後患者已不用吃止痛藥,4個月時檢查幾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許多氣喘患者聽到類固醇就怕,自行去藥房買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過度使用,小心致命!根據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INA)2019年氣喘最新治療指引,不再建議單獨使用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SABA),因僅使用高劑量 SABA會增加急診就醫和死亡率。據最新指引,台中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宜蘭報導】思覺失調症一旦發病,病人簡直像換了個人,以前不會做、不曾有的行為都可能突然發生。小儀(化名)因罹患思覺失調症,從病發被家屬帶來金身心暨精神科治療至今,已將近3個年頭,除藥物治療外,也積極接受復健,近期病情不但日趨穩定不再復發,各項生活功能也恢復良好。   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