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COVID-19疫苗安全沒問題嗎? 最新研究告訴你答案

COVID-19疫苗安全沒問題嗎? 最新研究告訴你答案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一階段的COVID-19公費疫苗施打,很多人對於應該施打AZ或莫德納疫苗可能難以抉擇。這兩種疫苗對於重症與死亡預防方面的保護力都相當,接近百分百,未施打者則承擔相當大的風險。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提醒,考量疫情緊繃、個人健康狀況及疫苗資源等因素,建議民眾配合政府安排的順序施打,莫德納疫苗則優先留給孕婦和AZ疫苗第一劑嚴重過敏患者施打。

孕婦施打疫苗 避免緊急狀況產生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內科部部長盧柏樑表示,在疫苗研發初期,臨床試驗在收案時通常會排除孕婦與兒童,所以缺少此族群個案的藥物安全性與有效性資料,導致新疫苗暫不建議施打於孕婦與兒童。

最近的美國研究指出,在342,080位孕婦中,其中有3,527為COVID-19感染者,追蹤這些孕婦的生產結果,發現COVID-19感染的孕婦有較高的死胎與早產的機率,子癲/子癲前症與緊急剖腹產及產後延長住院均有顯著增加,顯示孕婦優先施打疫苗之重要性。

孕婦接受mRNA疫苗  安全性高

今年四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美國35,691名孕婦接受mRNA疫苗,包括輝瑞BNT162b2疫苗與莫德納mRNA-1273疫苗的研究結果。發現和同時期無接種疫苗者相比,流產、胎兒異常與早產的比率並沒有比較高,顯現mRNA疫苗在任何孕期都可以施打,以及施打於孕婦族群的安全性。

歐洲婦產科醫學會也建議,孕婦與餵母乳者都應接受COVID-19疫苗注射。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引用英國及德國產婦以mRNA疫苗為主的文獻,建議台灣應該讓孕產婦優先施打mRNA疫苗,相信這符合多數國人的認同。

混打疫苗看狀況  第一劑是關鍵

俄國研發的Sputnik V疫苗,就是先打第26型腺病毒載體疫苗,再接受第5型腺病毒載體疫苗,此疫苗已在俄羅斯大規模施打中,也讓該國疫情得到控制。

今年五月在《刺絡針》雜誌發表了英國830人接受混打疫苗的研究。

發現混打疫苗並沒有更多的嚴重的副作用,只是混打其他疫苗者發燒的機率比兩劑都是AZ疫苗來的更高。因此,當接受AZ疫苗第一劑後有嚴重副作用發生時,可以建議其接受其他疫苗,以得到足夠的保護力。

【延伸閱讀】

你該知道的新醫學名詞 - 生物相似性藥

疫情三級期間 給思覺失調與躁鬱症患者的就診建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3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鎮瀾宮附設鎮瀾兒童家園公益網站,因委託軟網公司遭駭客入侵,捐款人資料外洩,將近有300位捐贈者接到詐騙電話,至少8人受害遭騙90多萬元,今(26)日7大公益團體召開聯合記者會,共同呼籲愛心捐款人,務必留意詐騙訊息,警政署統計1至6月已有11,447件詐騙案,財損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發,主要藉由皮膚直接接觸、飛沫或空氣而傳染。小時候若曾感染水痘後康復,病毒可能會躲在神經節中,逃避免疫系統的攻擊,當年紀增長或因疾病、壓力導致免疫力低下之際,病毒就容易活化,造成復發。由於帶狀皰疹患者發病時身上會長出密集帶狀排列的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隨著疫情趨緩,警戒逐步解封,教育部日前宣布中小學9月開學將以「實體上課」為主,希望能讓學子盡快回歸正常的校園生活,但疫情風險仍然存在,如何讓校園防疫實施到位,引發各界熱切關注。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最近3個月內「開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A女想讓自己的胸部更豐滿,皮膚更水嫩,便自行每天服用蜂王乳。半年後發現胸部觸摸常常有疼痛感,偶而還會摸到一團硬硬的不明腫塊,害怕是乳癌趕緊就醫檢查,發現是多顆乳房良性纖維囊腫。女子因害怕開刀隨即前往中醫診所治療,經過兩個月治療,乳房疼痛感已無,情況明顯改善。纖維囊腫常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