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RA治療不放棄! 她等了30年才圓夢

RA治療不放棄! 她等了30年才圓夢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凡事都要有決心與毅力,才能成功!甚至是治療疾病也是如此。就有一名擔任教職的陳老師(化名)在三十年前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她都不放棄治療,勇敢面對疾病,目前病況都控制得很好。獨居的她和遠在美國的姐姐相隔兩地,平常雖有聯絡,但是她卻很想去美國探望姐姐,如今已七十歲了,終於一圓赴美的願望。

罹病30年 70歲才如願赴美探親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任蔡文展表示,這位40歲就發病的陳老師(化名),因受病痛所苦,不到50歲就提早退休,獨居的她,最親的姐姐早年就定居美國,這些年來,陳老師最大的願望就是能飛到美國,看看姐姐的生活狀況;在使用生物製劑後,陳老師的病情控制理想,她終於在70歲時,完成了這場近30年的願望。

類風濕應及早治療 避免關節破壞與共病風險

蔡文展主任指出,若早晨起床時感覺僵硬、關節有紅腫熱痛且具對稱性、症狀持續超過6星期以上,最好盡快尋求風濕免疫科醫師診斷;由於RA患者除了關節炎,也常合併其他問題,包括骨鬆症、憂鬱症、乾燥症等,甚至會加速血管老化,有致命危機。目前RA治療已大幅進步,藥物選擇多元,及時治療、積極控制發炎反應,除了改善關節症狀、避免關節破壞,更能減少引發其他嚴重共病的風險。

RA治療多元 助病友重返人生

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理事長張玲瑗補充,RA需要長期治療,找到信任的醫師、定期追蹤很重要。在過去,協會有許多病友因身體的病痛,放棄人生的夢想;不過,近年來因醫藥科技的進步,有很多病友能走出戶外體驗人生,張理事長也希望透過「口說幸福,圓夢計畫」徵文活動,讓大眾認識類風濕性關節炎,牽住這一雙雙扭曲變形的雙手。

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規劃「口說幸福,圓夢計畫」徵文活動,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於活動網站填寫即可參加抽獎。協會理事長張玲瑗表示,希望透過患者分享與病共存、奮戰的親身經歷,以及家屬陪伴、照護的心情,讓更多RA患者能勇敢面對它、接受它、治療它,重拾精彩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7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0)日衛福部食藥署發出通報,抗生素藥品「富可納靜脈注射液」(Fluconazole Infusion),因不純物超標須全面回收,食藥署強調,若使用到不合格藥物,應不會有副作用或藥效不佳,因此不用過於擔心。 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富可納靜脈注射液」(Flu...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吞藥丸時一定要多喝水,否則一不小心卡在食道,恐埋下食道發炎甚至潰瘍危險因子。部立南投醫院院長、肝膽腸胃科專家洪弘昌醫師指出,臨床上,藥物卡在食道上引起潰瘍事件不少見,主要因藥物的成份物同,部分藥物不僅容易導致食道發炎或受損,也可能容易黏著在食道壁上,一旦滯留在食道,就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冠疫苗公費、自費陸續開打,但國內外資訊龐雜,充斥各種迷思,防疫除了靠社會團結,遏止不實訊息傳播,也是一道重要防線,似是而非的訊息除了造成民眾擔憂,也加重疫苗緩打的威脅,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盤點新冠疫苗十大迷思,邀請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李秉穎榮譽理事長、黃玉成理事長、呂俊毅秘書長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眼睛裡有看起來像線頭或蟲的東西在漂浮著嗎?這種任何人都會感覺到的症狀,有逐年增加的傾向。這個「飛蚊症」為什麼會產生呢?放著不管好嗎?透過檢查,民眾可以輕易找出這類異變。隨著年紀增長 眼球會慢慢萎縮!?如果將視線投向藍天,眼前就會出現漂浮著的浮游物,進入中年後,多少會有這樣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