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廚師視力回春 長青族樂在工作

廚師視力回春 長青族樂在工作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50歲的西餐廳廚師,近年來感到視力模糊、畏光,切菜、煮菜越來越吃力;就醫檢查才發現,雙眼老花達4、500度,且有白內障,經醫師評估仍有中近距離用眼需求,建議施行白內障手術,並植入「進階版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提升術後生活的便利性。術後他感覺視力回到30歲,且眼睛痠澀問題也改善了,又能夠盡情料理美食。

進階版多焦點人工水晶體 中近距離看得清楚

秀傳醫院副院長林浤裕指出,廚師需要切菜、料理、擺盤,工作時主要的用眼距離大約在一個手臂40至60公分中近距離的長度,考量到病患術後不需要配戴老花眼鏡,建議進行白內障手術移除霧化水晶體後,同時植入使用光動科技的「進階版多焦點人工水晶體」來同時治療白內障及老花眼,這款水晶體最能夠符合他的中近距離視力需求;另外,文書工作、畫家、書法家及司機等職業,需要打電腦、看報表、畫畫、寫書法,甚至在車上使用導航,生活視物在中距離時間較長者,都很適合。

視力品質更佳 大幅改善夜間光暈

林浤裕副院長表示,使用單焦點人工水晶體,看近物、閱讀需配戴老花眼鏡;若使用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雖然能看近、看遠,但中近距離的視力,仍看不清楚;而「進階版多焦點黃色人工水晶體」,可看遠、中、近三種距離,視力品質更佳,尤其40至60公分的視力優於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同時光動科技可增加光能利用率,大幅改善夜間看近物時因為光線不足而比較吃力的情況。

使用高階精密人工水晶體 術前需詳細檢查

選擇高階功能的人工水晶體,度數誤差應控制在50度以內,而且不是人人適合,因此術前測量必須非常詳細,做客製化的評估。林浤裕副院長指出,白內障影像導引系統是讓手術成果更趨理想的一大利器,影像導影系統會進行完整的檢查與規劃,能將患者角膜結構全方位呈現、角膜弧度數據完整記錄,檢查作業完成後,系統會進行規劃手術方針,同步設定散光軸度,並計算人工水晶體作業程序,提供手術切口位置、水晶體數值與置中性,提供給手術醫師精準的判斷,大幅提升手術後屈光矯正的準確度,對於需要散光矯正的患者尤其重要。

微創傷口僅傷0.2公分 術後一周勿碰水

林浤裕副院長提醒,雖然目前進行人工水晶體置換手術,以飛秒雷射微創手術為主流,傷口僅0.2公分,但一星期內仍應避免碰水,遵照醫囑按時服藥、回診追蹤,減少發生感染的風險,並且平常應做好眼睛防曬。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7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行政院環保署在年初宣布針對台灣手搖飲文化的重大草案:連鎖飲料店、速食店、便利商店及超級市場將逐步走向「不免費」提供一次用飲料杯。另外各門市需提供「循環杯」借用服務,並逐年提升占比。「循環杯」聽起來很炫,實際上如何運作?早在草案預告前,便有新創團隊在台南進行循環杯的營運...

閱讀詳情 »

83歲的簡阿嬤疑似腦中風失去意識送醫,經大林慈濟醫院影像醫學科黃厚期醫師及神經內科邱孟祈醫師進行動脈機械取栓,將腦中血栓取出,目前阿嬤已可用助行器四處走動,扶著扶手上樓梯也沒有問題,復原良好,家人感恩醫院及時治療,讓阿嬤恢復行動能力。 動脈取栓術 搶救腦中風 邱孟祈醫師表示,動脈取栓術是搶救腦中風的...

閱讀詳情 »

4歲彤彤有著一雙明亮大眼,但看電視時總是頭歪一邊,閱讀繪本也常瞇著眼,加上最近走路摔得到處瘀青,媽媽原以為是平衡感不好、運動神經差,直到其他媽媽建議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弱視惹的禍。 弱視會有症狀 幼兒應及早矯正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醫師李昇達說明,不少家長不易察覺幼童弱視症狀,一般而言,若六歲以上兒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