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破迷思》空腹運動不等於瘦身效果快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報導】

《打破迷思》空腹運動不等於瘦身效果快

迷思:空著肚子做運動=健康或是瘦身效果越佳?長時間空腹的狀態下,血糖會降低,若大量的運動或體能消耗,更易產生低血糖(頭暈、冒冷汗、顫抖、眼前發黑、甚至昏迷…)。

正確做法:在運動前請補充液態、含有足量營養好吸收的食物。

迷思:運動前可以吃大餐嗎?吃完正餐後,若馬上進行劇烈的運動,由於血液會分散到四肢,使腸胃道的消化力降低,此外運動會使神經變得緊繃,使消化道蠕動變慢,影響腸胃的健康。

正確做法:在運動前一小時食用,液態、含有足量好吸收的營養素為原則。

迷思:運動中應該要大量喝水以免產生脫水?運動中補充的水量如果過多,在運動的過程會影響生理狀態,若補充的是含有咖啡因的飲品,會產生利尿效果,更會造成脫水狀態產生。

正確做法:運動期間,10至15分鐘補充150~200c.c.的水,運動中補充的水量,每小時不要超過800c.c.。

迷思:運動完好辛苦,可以放縱大吃?運動會消耗的熱量,比你想像中的少,在加上運動後隔太久用餐,在饑餓感提升下,吃進的熱量會更多。

正確做法:運動後半小時內補充蛋白質食物。

營養師林若君提供運動前、中、後的營養補充建議

運動前,運動前一小時補充。挑選容易消化、體積及重量小的食物。選擇低升糖指數的食物,較可穩定運動時的血糖,維持體力。避免攝取辛辣、刺激、高鹽、油膩…等不好消化的食物。

運動中,運動期間,每10至15分鐘補充150~200c.c.的水分。可補充含有電解質的飲料。

運動後,半小時之內用餐。補充高消化性的蛋白質,像是乳清蛋白與小分子的胺基酸好消化可迅速吸收。建議於運動後30分鐘內,補充25~30公克,可以有效修補並增加肌肉量。

 

 

本文出處: 台灣新生報

http://www.tssdnews.com.tw/?FID=23&CID=282986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從小到大,大家所接受到教育就是「起床」跟「睡前」要記得刷牙,殊不知用餐之後若沒有刷牙,對牙齒的傷害更大。根據調查發現,用餐完畢如果不刷牙,口腔酸鹼值PH將小於4,比酸雨的酸鹼值PH5還要酸!若口腔長期維持在酸性危險狀態,如同對細菌門戶大開,將可能導致牙齒嚴重脫鈣,甚至造成蛀牙。 太快刷...

閱讀詳情 »

【預防落枕小妙招】 1. 枕頭要合適:枕頭應在10-15釐米為宜 2. 做好防寒:睡覺應蓋好被子,被子應能以蓋住頸部為宜,預防頸度受涼 3. 注意飲食:飲食中應該多進食骨頭湯,牛奶以及新鮮蔬菜等,補充人體所需要的鈣元素與維生素 4. 多活動頸部:上班族特別應抬頭活動頸部,有助減少落枕。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