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熱死」不是假的! 延誤送醫中暑恐致死

「熱死」不是假的! 延誤送醫中暑恐致死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真的好熱!最近氣溫飆高、屢破紀錄,中暑人數年年攀升,但是你知道嗎?中暑若是未及時採取正確措施,可能危害健康外,還可能有生命危險,「熱死」可不是玩笑話!

台中醫院家庭醫學科蒲震寰醫師表示,夏日會產生的熱疾病的種類繁多,其中包含了熱暈厥、熱痙攣、熱衰竭、中暑等,任何增加產熱或降低散熱數量等因素,都容易使人體運作超過身體熱量調節的限度,導致中暑的發作。但是,一般民眾極難去區分這些熱疾病的症狀,但其實只要注意幾點常見的影響因子,便能遠離這些熱病。

蒲震寰醫師指出,中暑常見的因素有高熱、潮濕等外在環境因素之外,不可忽略的還有會降低散熱能力的生理因素,如脫水、心血管疾病、年老、肥胖以及藥物等。中暑的症狀有許多,輕微的熱暈厥症狀為暈眩、皮膚濕冷、脈搏減弱等;較嚴重的熱衰竭症狀是非常口渴、疲倦、四肢乏力、噁心、頭痛、暈眩或短暫神智不清、皮膚濕冷、面色蒼白、脈搏急速卻微弱;嚴重的中暑患者,甚至會逐漸減少或甚至停止出汗,皮膚乾燥發熱、脈搏微弱、呼吸加快、暈眩混亂甚至昏迷、痙攣亦可能發生。

醫師也提供預防中暑的小撇步,讓你涼快過夏日:

一、慎防脫水:補充足夠水份、電解質及礦物質,避免飲酒及大量含糖飲料。

二、保持通風:室內活動時保持通風,可利用空調、電扇保持涼爽,以及避免在濕熱的環境下作劇烈運動,應選擇通風的場所進行。

三、淺色衣物:外出時選擇淺色、寬鬆的衣物,並做好防曬措施。

四、活動時間:若要外出或從事戶外活動,最好安排在早上或黃昏後。

五、高危險群要小心:老年人、嬰幼兒、體重過重、心血管疾病患者、酗酒者、長期使用精神科藥物(例如鋰鹽等)及利尿劑等病患,較易發生中暑,須特別注意。

醫師叮嚀,若發現有熱衰竭等相關症狀的徵狀時,應立即停止正在進行的活動,儘速飲用冰涼不含酒精的飲料、沖冷水或冷水浴以降低體溫。若一小時後仍無明顯改善,或出現中暑的症狀,應持續降溫,並且儘速就醫。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979

相關推薦

永遠不會得子宮癌、乳腺癌的紫菜西紅柿薑絲湯   女性如果經常吃紫菜煮西紅柿湯(加點薑絲),永遠不會得子宮癌,乳腺癌。     以下幾個不為人知的抗癌小驗方,也很靈驗,如果再加以放生及配合念南無地藏王菩薩或大悲觀世音菩薩更靈驗:   一,韭菜生汁,加少量鹽,梅肉...

閱讀詳情 »

長壽老人齊白石大師的養生有獨到之處,歸納為「養生五絕」,即:一「七戒」,二「八不」,三「喝茶」,四「食之有道」,五「拉二胡」。 1、七戒白石老人一生恪守保養身體的「七戒」。一戒飲酒白石老人認為飲酒有害健康,除有時飲少量葡萄酒外,平時從不飲酒。二戒空度「人生不學,苦混一天。」白石老人每天繪畫...

閱讀詳情 »

中醫有一套防患於未然治未病的核心思想,從飲食起居到怡養情誌方面有非常詳盡的指導思想。如果有這些觀念血管如何會堵,怎會給心添堵呢...   很多人以為,只有到老了的時候,才為我們的血管操心。殊不知,血管斑塊變大,從30歲以後就加速了,再加上現代人活得越來越累、吃得越來越不健康、運動得越來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