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眼周逆齡」- 醫美教戰手冊

 「眼周逆齡」- 醫美教戰手冊

撰文/amychi.本文感謝皮膚專科黃正宏醫師提供專業諮詢

 

要給人年輕與活力的印象,就絕對不能忽視會讓妳折舊的疲態!例如:眼窩凹陷、雙眼皮折過多、黑眼圈…就算妳沒有上述的大問題,但隨著老化讓眼尾角度開始往下,就是透露青春不在的最初線索~除了透過流行的眼線畫法悄悄上提眼尾、還能透過醫美的各種療程,從肌底開始幫妳神采飛揚!

 


 

解決乾燥暗沈、預防鬆弛下垂!

「眼周逆齡」- 醫美教戰手冊

Q.為何眼周問題會左右視覺年齡?

傳統觀念認為,年齡就是女人們最大的秘密,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年齡已經不再是問題,視覺年齡才是關鍵,且看時下「中女」明星就知,她們外貌看上去比真實年齡更年輕,從不掩飾自己的真實年齡,證明keep得好比將自己的年齡保密更有效啊!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就算保養得再好,隨著歲月流逝、還是會在臉上留下痕跡,根據皮膚專科黃正宏醫師分析,女性在老化初期可能會先在眼周出現乾燥、動態紋路、黑眼圈等問題…慢慢到了30~40歲,就開始會出現較明顯的鬆弛、眼袋和淚溝等情形,當然如果在老化初期沒有做好預防工作,眼周因為表情出現的動態紋路也會開始成為定居的靜態紋路,甚至到了40歲後顯老的狀況就會越來越明顯;這時就算保養得再好,也挽回不了視覺年齡走山的頹勢!

 「眼周逆齡」- 醫美教戰手冊

A.眼睛會隨年齡變小…眼尾角度也越來越垂!

根據日本SKⅡ所做的研究統計,眼睛的大小經過15年的時間足足會縮小20%!判斷的方式從25歲左右開始、一直到了50歲,縮小的狀況會越來越明顯,不僅僅只是眼睛上下的高度、就連左右的寬度都會變窄!原因就是隨著年齡,從上臉開始肌膚組織鬆弛,於是在皮膚最薄、最脆弱的眼周產生如此大的影響,眼皮、眼尾下垂的情形也確實讓寬度變窄了。

 

 

 

 

「眼尾角度」決定的青春保鮮度!

「眼周逆齡」- 醫美教戰手冊

Point 1 預防勝於治療!

「睡眠充足、避免眼睛疲勞,減少揉眼睛的機會!」

不要等到問題發生才臨時抱佛腳~黃正宏醫師提醒,最正確的觀念是預防勝於治療!現代人多半「3C成癮」,清醒的16小時幾乎都盯著大大小小的電子螢幕,長時間暴露在藍光下更加速眼部的老化徵兆,不到30歲便「老態百出」。首先要有充足的睡眠,眼周血液循環良好、可以降低黑眼圈的發生,並且在使用3C時適度讓眼睛休息,避免眼睛疲勞乾澀時會下意識地用手搓揉眼睛,這都是在生活中降低眼周老化的根本方式,先改善造成老化的生活形態是第一步!

 

 

「眼周逆齡」- 醫美教戰手冊

Point 2 保濕功課不能少!

「乾燥讓紋路更容易定居~要提升眼周肌膚保水度!」

脆弱的眼周肌膚,其厚度僅有臉頰的1/3,不僅皮脂腺少,膠原蛋白密度也較低,除了惱人的細紋與暗沉,失去彈力而形成的下垂眼角更是許多人的困擾。再加上隨著年紀增長,眼周肌膚的油脂分泌逐漸下降,平常不管是做出表情、笑或眯眼時,也很難不牽動到眼周肌膚,因此長期累積下來從一開始的乾燥眼周細紋和動態紋路…慢慢也會變成眼周魚尾紋!黃正宏醫師說,除了保養之外,也可以考慮如水光針等醫美療程,將小分子玻尿酸直接小量注入眼周肌膚提升保水度!

 

 「眼周逆齡」- 醫美教戰手冊

Point 3 醫美拉提來忙!

「微整針劑、音波拉皮、眼周電波…逆齡回復緊緻年輕!」

針對已經產生的眼周問題,當然醫美也能夠提供相較於保養、更立即的改善與幫助,例如動態紋路可以注射肉毒桿菌素、放鬆會拉扯造成紋路的肌肉,避免長期下來成為靜態紋。而眼袋、淚溝等,就可以透過微整注射來填補……另外改善老化鬆弛造成的情形,則可以透過超音波拉皮、眼周電波拉皮,利用熱能使皮膚組織緊縮並刺激自體膠原蛋白增生,達到恢復眼周緊緻年輕的效果。黃正宏醫師分析:「由於超音波拉皮只能施作在眼眶骨周圍,因此等於是用拉提額頭的間接方式;而眼周電波專屬探頭只有0.5X0.5cm,能直接在上眼皮與下眼瞼處施作,可以直接針對眼皮肌膚的緊實度提供幫助。」

 

 

 

 「眼周逆齡」- 醫美教戰手冊

黃正宏 醫師

現任:大興維格皮膚科診所

經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中華民國皮膚科專科醫師|台北榮總皮膚專科醫師

 

 

 

 

 

※ 更多本期雜誌精彩內容請至《醫美時尚》官網 http://www.dr-beauty.net


「眼周逆齡」- 醫美教戰手冊

【歡迎按讚加入《www.facebook.com/drbeauty.magazine》粉絲行列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新冠病毒,這或許是它的最大敵人。中研院,發現一種「超級抗體」,能辨識目前所有變異株,也有更強的結合力,不讓病毒逃脫。可望成為重症治療的超強戰力。 救護車聲,此起彼落,今年五六月,染疫死亡率一度高達5%,中央引進單株抗體療法,重症比例下降不少。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 張上淳(9/1):「對於輕症...

閱讀詳情 »

醫療訊息:有一位家長替孩子拔牙,孩子卻不小心把脫落牙齒吞下,幾個小時後出現乾咳、呼吸異常症狀,就醫檢查發現,原來牙齒是卡在氣管,醫師用夾子夾出後,解除危機。「他這裡就是有明顯臼齒的形狀。」X光顯示11歲學童胸腔卡著一顆形狀完整的牙齒,導致他出現呼吸不順、咳嗽等症狀。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任 謝旻孝...

閱讀詳情 »

鴻海/永齡基金會、台積電與慈濟採購捐贈BNT疫苗,首批93萬劑今晨抵台,不過卻被發現,與原先代理商上海復星在微博曝光的登機照不同,到貨的外包裝箱少了印有簡體字「复必泰」的布條,傳出有地勤人員冒著違法風險潛入機艙拆下。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對此說明,此為BNT原廠寄出第一批會掛的宣傳布條,但跟先前與...

閱讀詳情 »

由鴻海、台積電、慈濟,採購的BNT疫苗,首批93萬劑已在今早7時左右抵台,外包裝和原先代理商上海復星曝光的登機照不同,少了印有簡體字「复必泰」的布條,有媒體便以「BNT闖關」為題做相關報導。對此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該則報導並未向總統府查證,且內容充滿不實臆測,總統府表達嚴正抗議。首批93萬劑BN...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