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豆漿』這 6種喝法 是給自己下毒!為了健康,快告訴身邊的好友.. 不要再這麼做了!

很多上班族喜歡把 豆漿 當早餐。

『豆漿』這 6種喝法 是給自己下毒!為了健康,快告訴身邊的好友.. 不要再這麼做了 

豆漿營養豐富、好吸收、

還能防治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

缺鐵性貧血、氣喘等疾病。

 

但是,在喝豆漿時要是 沒注意以下6點

可能反而害了自己的健康!

 

超錯誤的喝豆漿法,是哪6點呢?...

 

1、忌喝未煮熟的豆漿

很多人喜歡買生豆漿回家自己加熱,

加熱時看到泡沫上湧 就誤以為已經煮沸,

其實這是豆漿的有機物質

受熱膨脹形成氣泡造成的上冒現象,

並非沸騰,是沒有熟的。

沒有熟的豆漿對人體是有害的。

 

黃豆中含有皂角素,能引起噁心,嘔吐,消化不良;

還有一些酶和其他物質,

如胰蛋白酶抑制物,

能降低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能力;

細胞凝集素能引起凝血;

脲酶毒苷類物質會妨礙碘的代謝,

仰制甲狀腺素的合成,引起代償性甲狀腺腫大。

但經過燒熟煮透,

這些有害物質都會全部破壞,

使豆漿對人體沒有害處。

 

預防豆漿中毒的辦法就是

將豆漿在100℃的高溫下煮沸,破壞有害物質。

 

特別注意:

在燒煮豆漿的時候,

常會出現「假沸」現象,

必須用匙充分攪拌,直至真正的煮沸。

如果飲用豆漿後出現頭痛、呼吸受阻等症狀,

應立即就醫,絕不能延誤時機,以防危及生命。

 

2、忌在豆漿裡打雞蛋

原因:熱豆漿的溫度不足以對雞蛋充分加熱。

雞蛋中很容易含有一些致病細菌,

還有一些過敏原。

這些成分沒有被充分加熱

而失去活性的話可能產生一些不良後果。

尤其是那種「走地雞」,

下蛋的環境實在不敢恭維,

通常衛生條件難以保障,

含有致病細菌的可能性就更高。

很多人愛吃的 鹹豆漿+蛋,看來要忌口了啊...

 

 

3、忌與藥物同飲

有些藥物會破壞豆漿裡的營養成分,

如四環素、紅黴素等抗生素藥物。

吃藥的時候,還是要配溫開水 最好喔!

 

 

 

4、忌裝保溫瓶

豆漿中有能除掉保溫瓶內水垢的物質,

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

以豆漿作為養料,

瓶內細菌會大量繁殖,

經過3~4個小時就能使豆漿酸敗變質。

喝進肚裡,會對身體有害喔!

 

 

 

5、忌喝超量

一次喝豆漿過多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

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症狀。

對大人來說難受,如果是給孩子當早餐 喝過量

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6、忌空腹飲豆漿

豆漿裡的蛋白質大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而被消耗掉,

不能充分起到補益作用。

飲豆漿的同時吃些麵包、糕點、饅頭等澱粉類食品,

可使豆漿中蛋白質等在澱粉的作用下,

與胃液較充分地發生酶解,

使營養物質被充分吸收。

 

要養生,喝豆漿 最健康~

但喝錯,就得不償失了!

趕緊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提醒他們吧!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2歲余先生,有抽菸習慣,也有癌症家族史,半年以來不僅出現咳嗽有痰症狀,且常常頭暈,走路不穩,還被家人形容像是在打醉拳,因此就醫檢查,確診為肺腺癌末期,不僅腦內出現兩顆約1公分大的腫瘤,癌細胞也因轉移至腦部和肝臟,才促使患者走路不穩,所幸經「好神刀」放射治療後,腦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高齡者需當心肌少症,易增加失能、臥床風險。根據台灣過去臨床研究發現,六十五歲以上的社區長者,約7-10%左右的民眾具有肌少症,相當於全台超過三十萬名長輩罹患肌少症。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陳亮恭主任,研究適合亞洲人肌少症的標準,坐下起立五次,若有困難就須懷疑是否罹患肌少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由中研院、國際知名藥廠主辦的「國際生醫加速器合作計畫」,決選結果出爐,共有8組生醫創新團隊脫穎而出,並將在3個月內獲得專業培訓課程。2019國際生醫加速器合作計畫,集結中研院、國際知名藥廠、台北醫學大學與成功大學,針對癌症、心血管、腎臟、內分泌代謝、呼吸系統疾病及數位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大陸一波沙塵暴伴隨東北風影響台灣,北部從30日早上起,空氣品質明顯變差,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監測資料顯示,共有18個監測站達到紅色警戒狀況,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近日外出時務必戴上口罩,特別是氣喘患者,應多留意身體變化,視情況增加吸入劑頻率。   中央氣象局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