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一名少年身上莫名長出一顆顆紅色的疙瘩...經醫院檢查過後......竟然是種癌症?

一名少年在打完籃球之後,身上居然長出一顆顆紅色的疙瘩...經醫院檢查過後......居然是種癌症?

一名少年身上莫名長出一顆顆紅色的疙瘩...經醫院檢查過後......竟然是種癌症?

圖片來源以下同

原本以為孩子只是普通的皮膚過敏,一查竟是白血病!8月5日,中國一名12歲的小男孩在打完籃球回家後全身長出一粒粒的「紅疙瘩」,以為突發皮疹,被父母緊急送醫後查出竟是患了白血病。眼看過了暑假就要上國中了,如今只能休學治病。

今年12歲的小文剛剛小學六年級畢業,再過10多天,他就將步入中學,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打亂了所有的計劃。8月5日下午,小文像往常一樣去打籃球,結束運動回家後,突然身上長出一粒粒的紅色肉疙瘩,嚇壞了鄧先生夫妻倆。以為孩子只是突發皮膚疾病,鄧先生趕緊將孩子送往醫院檢查。

鄧先生介紹,兒子的體檢報告出來後,醫生告知,小文的其中幾項指標出現異常,不是簡單的皮膚問題,建議再做其它檢查。當晚深夜至6​​日凌晨,鄧先生將小文送往四川省人民醫院接受進一步血液檢查。檢查結果令人驚訝: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病情確診後,小文隨即住進醫院。鄧先生介紹,第二天,小文出現發熱並伴隨頭暈頭痛症狀。8月12日,小文接受了第一次化療。鄧先生說,小文雖然年紀小,但懂事,無意間知道自己患了白血病後,小文一度心情落到谷底,說話越來越少,看得鄧先生心疼不已。

醫生告知,最理想的治愈率可以達到70%,如果三個月後第一個療程有所好轉,便可出院回家觀察治療,到一定時間再回醫院複查,等3至5年觀察一切正常沒有復發後,小文便能恢復到正常健康狀態。

 

小病不起眼可能成為健康大問題

一名少年身上莫名長出一顆顆紅色的疙瘩...經醫院檢查過後......竟然是種癌症?
據了解,小文所患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一般起病急驟。臨床表現與白血病細胞的增生與浸潤有關。專家表示,白血病的初期出現的症狀不光只有貧血、發熱、出血,像皮膚上長肉瘤、紅疙瘩、肚子疼、骨關節疼痛等看似和白血病關係不大的症狀,也可能是發病的信號,持續一段時間不見好可以查查血做個篩查,以免耽誤治療時機。

 

白血病簡介(來源)

白血病又稱血癌,是因骨髓造血細胞產生不正常增生,進而影響骨髓造血功能的惡性疾病。白血病依照臨床病程進展的速度可分為:急性白血病及慢性白血病;其次,再依細胞的來源及型態特徵,細分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

成因及流行病學

白血病的病因通常不明。已知可能造成白血病的因素包括放射線的曝露、某些化學藥物如乙苯的接觸、先前接受過癌症化學治療、和某些先天性染色體異常如唐氏症等。
大部分的病人都沒有以上的危險因子,屬於原發性白血病。白血病的發生率每年每十萬人口約2-4人,隨著年齡增加發生率也越高,最常見的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約佔五成;其次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約佔兩成多;再其次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淋巴性白血病較少。

這種疾病是無法預防的!只能觀察跟觀看結果如何。小編提醒大家,若是身邊有人出現貧血、發熱、出血,像皮膚上長肉瘤、紅疙瘩、肚子疼、骨關節疼痛等症狀,請一定要讓他們急速送醫喔!

 

via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病例大爆發,有效阻隔疫情的關鍵之一就是能否及早篩檢出確診者,為此國內醫院就展現出強大的醫療動員力,彰化基督教醫院就24小時趕工,在短短48小時內完工「戶外正壓大量採檢站」,擴充檢驗量能及人力,目前已極速拓展完畢,擁有每日可以篩檢至少千名病人的能力。 新冠肺炎全台遍...

閱讀詳情 »

近期疫情嚴峻,昨(20)日宜蘭縣長林姿妙宣布,將停辦今年的宜蘭國際童玩節,並將餘下的7000萬元的經費,挪去防疫購買疫苗的資金,對此宜蘭市長江聰淵怒批「是在打亂中央整體疫苗的採購與布局」,另外也有不少議員表示「縣長隨便說說」,針對此事宜蘭縣政府表示「將依循現有採購方式,並沒有無法採購或自行洽廠商採購...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吳靜宜報導國內武漢肺炎疫情升溫,連續6天本土病例飆破兩百,引發全民恐慌,中央的防疫力道持續加大,除了全國皆升為第三級警戒,政府也不斷呼籲,沒必要千萬不要外出。來自南韓的YouTuber「咪蕾」,訪問了從事第一線防疫工作的醫檢師,除了大讚台灣第一時間禁止中國遊客入境,有效阻擋疫情之外,她也笑...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嚴峻,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新增312例本土確診,其中基隆市有9例。林右昌下午於記者會上表示,基隆的案例大多跟萬華的群聚有關,包含案2449跟女兒案2446及外籍看護案2448同住,案2449與之前的案2089有互動;另外案2564成功市場攤商因為有萬華的旅遊史,目前得知他女兒案3087、女婿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