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三分鐘了解伊波拉病毒

三分鐘了解伊波拉病毒(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張瓊之/整理報導)今年二月,西非國家幾內亞,爆發伊波拉病毒感染事件,然而,因傳染速度之快,均讓醫護人員措手不及,導致疫情迅速擴散至周邊鄰國,包括,賴比瑞亞和獅子山等地,截至昨日為止,世界衛生組織持續以驚人的速度,公告伊波拉病毒死亡人數,共累計至729人,感染人數共達1323,且數字仍未看見盡頭,全世界政府,均嚴密觀察,伊波拉病毒是否會突破封鎖,擴散至非洲以外的國家。

來勢洶洶的伊波拉病毒,近日因感染人數大幅增加,任何風吹草動,都讓各界繃緊神經,包括前往人道救援的醫師與護士相繼感染,前日,又傳出一名香港女子,因前往西非後,出現類似伊波拉病毒的發病跡象,所幸經篩檢後證實為陰性反應,讓各界頓時之間大鬆一口氣。

為什麼港女出現發燒與嘔吐現象會讓亞洲各地政府,包括台灣如此緊張?原因就出在,伊波拉病毒能輕易的透過體液或其遭體液的汙染物,如被子、衣物等傳染,倘若女子經證實感染病毒,很可能會藉由國際航班的運輸,將病毒運送至亞洲亦或歐洲國家,而目前,並未有任何疫苗亦或藥物,能直接與一波拉病毒進行對抗,其嚴重程度,被稱為本世紀的黑死病。以下列出伊波拉病毒簡介。

什麼是伊波拉病毒?

伊波拉病毒是一種線狀病毒,死亡率高達9成,主要是人接觸蝙蝠或是與蝙蝠接觸過的動物,經由接觸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換句話說該病毒可直接傳染給人。

此外,病毒潛伏期長達2~21天,潛伏期並不具有傳染力,早期症狀主要為突然出現高燒、嚴重倦怠、肌肉痛、頭痛與咽喉痛等,接著出現嘔吐、腹瀉、皮膚斑點狀丘疹與出血現象,而嚴重者常伴有肝臟受損、腎衰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

目前有任何方式能夠治療伊波拉病毒?

在治療方面目前無特定或標準治療方法,也沒有任何的疫苗可接種預防,只能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包括病患體液及電解質平衡、維持血壓及氧氣狀況、補充失血和凝血因子、併發性感染的治療等。

什麼方式能避免感染伊波拉病毒?

在流行地區,避免接觸或食用果蝠、猿猴等野生動物,如需接觸動物則應戴手套及穿著合適衣物。避免直接接觸被感染者之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或可能被污染的環境。疾病初期症狀較不具專一性,醫護人員照護所有病患需提高警覺並配戴標準防護配備,實施感染控制措施。

台灣目前須擔心伊波拉病毒入境?

伊波拉為接觸傳染,雖然可能透過搭飛機傳染,但目前國內幾乎沒有旅行團前往,且連美國都判定該病毒傳至美國率低,所以台灣民眾可先別擔心,只是若有民眾計畫出國旅遊時,應盡量避免前往旅遊疫情第二級警示(Alert)的幾內亞、賴比瑞亞與獅子山等西非國家,預防傳染病上身。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子宮頸癌目前是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可以說是婦女健康的隱形殺手!研究發現,大部分的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導致的,感染之後大部分的人會自動痊癒,少部分的人會有持續性感染的現象,長期間刺激細胞,再加上其他引發癌症的因子,就容易轉變為子宮...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3C產品日益普及,隨處都可看到一群滑動著螢幕的「低頭族」。據調查發現,家庭中擁有3C產品的普及率已經高達9成8,而孩子也有近2成擁有專屬自己的3C產品;其中學齡前兒童擁有率已逾1成,平板電腦取代繪本、手機變成玩具,7成數位寶寶「點、滑」上手,影響其視力發展或身心健...

閱讀詳情 »

回族人幾乎都不吃宵夜,「吃飯就睡覺,猶如吃毒藥」是很多回族長壽老人的口頭禪。如果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晚上需要補充營養,建議最好選擇碳水化合物—即澱粉和醣類,因為這類食品會間接改善腦部的化學反應,令身體分泌胰島素,從而發揮鎮靜安神作用,對失眠者尤為有益。但具體來說,經常吃宵夜仍對身體有四...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梅雨季節報到,使得近日台灣地區有局部性豪雨或大豪雨發生,各地午後也有陣雨,對此,南投縣衛生局提醒民眾,降雨過後,易形成積水造成大量病媒蚊孳生,以致登革熱流行的機會大增,應多加留意。 清除積水容器為首要 且目前正值氣候高溫炎熱,利於病媒蚊繁殖,登革熱爆發流行的威脅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