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三分鐘泡好的泡麵,吃進肚子32小時變啥樣?一定要分享出去!

三分鐘泡好的泡麵,吃進肚子32小時變啥樣?一定要分享出去!

「 胃」你好嗎? 

泡麵,又稱快熟面、速食麵、即食麵、泡麵、快速面、快餐面,是一種可在短時間之內煮熟食用的面制食品。方便麵的原理是利用棕櫚油將已煮熟與調味的面條硬化,並壓製成塊狀,食用前以熱水沖泡,用熱水溶解棕櫚油,並將面條加熱泡軟,數分鐘內便可食用。

三分鐘泡好的泡麵,吃進肚子32小時變啥樣?一定要分享出去!

三分鐘泡好的泡麵,吃進肚子36小時後仍不能被完全消化

一般民眾經常接觸的泡麵,竟然被踢爆調理油包內含多項超毒重金屬,吃進肚子的方便麵36小時後會變成怎樣?《關鍵時刻》揭密,美國科學家實驗「加工食品」與「無添加物食品」被吃進肚子裡的情形,手工拉麵在32小時後已經完全被消化,加工拉麵則仍保有殘餘、尚未完全消化。

哈佛大學試驗情況:

根據哈佛大學醫藥博士研究,兩名接受實驗者把攝影膠囊(Smartpill Capsule)和SmartPill pH.p Capsule 膠囊無線監測器 與 食物一起吃進肚子裡。

三分鐘泡好的泡麵,吃進肚子32小時變啥樣?一定要分享出去!

三分鐘泡好的泡麵,吃進肚子32小時變啥樣?一定要分享出去!

三分鐘泡好的泡麵,吃進肚子32小時變啥樣?一定要分享出去!

三分鐘泡好的泡麵,吃進肚子32小時變啥樣?一定要分享出去!

三分鐘泡好的泡麵,吃進肚子32小時變啥樣?一定要分享出去!

三分鐘泡好的泡麵,吃進肚子32小時變啥樣?一定要分享出去!

三分鐘泡好的泡麵,吃進肚子32小時變啥樣?一定要分享出去!

三分鐘泡好的泡麵,吃進肚子32小時變啥樣?一定要分享出去!

三分鐘泡好的泡麵,吃進肚子32小時變啥樣?一定要分享出去!

三分鐘就泡好的泡麵,吃進肚子後卻待了36小時還賴著不走,那到底是為什麼「這麼難消化?」節目中更揭露,方便麵可加入136種抗氧化劑成分,其中包含製作瀉藥、美白劑的「酒石酸」、用於隱形眼鏡、洗髮精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就連打火機的成份丁烷,也成為「特丁基對苯二 酚」加進面條裡,這也是為何方便麵的口感總是又彈又有筋道的原因。

三分鐘泡好的泡麵,吃進肚子32小時變啥樣?一定要分享出去!

哈佛大學醫藥博士調查指出,方便麵成份能加入24種鈉鹽,容易造成高血壓、心臟病、中風、腎損壞和其他疾病,其他136種抗氧化劑,包含用於隱形眼鏡、洗髮精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能讓面條白淨美觀;添加在機油裡的「丙二醇」,可增加面條潤滑口感;打火機內含的「丁烷」成份,加入方便麵後則改叫「特丁基對苯 二酚」。

過去很多人以為泡麵含有防腐劑,開玩笑說:

「吃多了會變成木乃伊」。 

其實這是不正確的,一些泡麵中的面並沒有含什麼防腐劑,本身沒有問題,但是為了保存方便,泡麵都經過油炸,而且油中往往添加了BHT(防止食物酸化的安定劑)。 

BHT(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是一種廣泛應用於食品油脂的抗氧化劑,會引起肝腫大、染色體異常以及降低生殖能力;泡麵中的調味包中不管是肉類調味包、油包、鹽與味素包都含有抗氧化劑,吃多了對人體肝臟會造成影響;用來合成神經毒及製造冷卻劑的「丙二醇溶劑」,以及被用來當瀉藥、美白劑的「酒石酸」,都出現在檢驗的方便麵當中,長期食用,將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致癌機率大大提高。 

曾有報導稱方便麵的調味油包,曾被檢驗出含有銅、鉛、砷、汞等重金屬。 

更可怕的是碗裝的泡麵

三分鐘泡好的泡麵,吃進肚子32小時變啥樣?一定要分享出去!

三分鐘泡好的泡麵,吃進肚子32小時變啥樣?一定要分享出去!

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需要六大要素: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和水。只要缺乏其中一種營養素、時間長了,人就會患病。而方便麵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湯料只含有少量味精、鹽分等調味品,即使是各種名目的雞汁、牛肉汁、蝦汁等方便麵,其中肉汁成分的含量非常少,遠遠滿足不了我們每天所需要的營養量。 

經過研究證實,泡麵中的調味包須經過高溫滅菌、真空包裝,所以它裡面的肉類本身所含的B族維生素、鐵質,或是蔬菜所含的維生素C、維生素A,早已蕩然無存。你吃進去的只是一堆熱量,以杯麵為例,小小一杯也有350卡,若是含調味包的大碗麵,熱量少說也有500~600卡,所以如果你花較多的錢買一個看起來較高級的大碗麵,最多也只是多買了200~300卡的熱量而已。

通常方便麵大量使用棕櫚油,其飽和脂肪酸可加速血管硬化形成當代消費者對健康、養生越來越重視,所以健康、營養未來或將成為方便麵發展的趨勢,望大家能以實際行動迫使個方便麵生產廠家,研發新型的健康、營養、易消化的方便快捷食品取代現在的方便麵。



轉載來源:網路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新冠肺炎有全球大流行趨勢,各國紛紛發生口罩之亂、酒精、衛生紙之亂,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以「咱只有一粒卡臣!」搞笑文宣引起民眾轉傳分享,獲日本節目熱烈討論。為傳達正確資訊,各國進行衛教宣傳之際,也開始使用各種KUSO、幽默的歌曲、舞蹈和口訣,加強新冠肺炎的衛教與呼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春雷初響、大地萬物回春,正是萬物復甦、氣候潮濕、冷熱不定之時,也可能會是傳染性疾病好發的季節,應注重養肝排毒、提升免疫力。聯安健康廚房金帽主廚陳彥志,選用營養豐富的當季食材——「菠菜」,更將一般人常切掉丟棄、但卻富含鐵質、鈣質、β-胡...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黃大千/台北報導】掃地機器人可說是現代職業婦女不可或缺的家電好幫手,平日家庭與事業兩頭燒,實在難撥空清潔居家環境,只要開啟掃地機器人就能輕鬆完成掃除。不過,近來有不少民眾反應,即使加強居家整潔,維持乾淨衛生的環境,過敏症狀卻未見減緩,就連孩子也開始出現過敏症狀,發作時束手無策,嚴重影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些中風病患只是輕微無力,一個月就痊癒,他們覺得自己好了,就不用再吃藥,但停藥後,有人就在一、兩年內再度中風!」臺南新樓醫院醫務秘書暨神經內科主任陳滄山面對部分患者輕忽中風復發危險性,深感憂心。根據2017年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腦中風等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四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