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三餐飯後散步10分鐘 降血糖效果讚

三餐飯後散步10分鐘 降血糖效果讚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對於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散步時機很重要。紐西蘭一項研究發現,每天三餐飯後花10分鐘散步,比每天其他時間花30分鐘散步更能幫助降血糖。

三餐飯後散步 降血糖效果最好
這項研究含括41名18歲到75歲成年人,患者平均年齡60歲,糖尿病病史時間平均約10年。研究人員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若在三餐飯後馬上散步,血糖下降幅度會比一天其他時間花30分鐘走路更下降12%,這代表散步時機點在三餐飯後,且散步時間縮短、散步頻率增加,對降血糖較有幫助。

碳水化合物吃較多 更需要散步
研究人員更進一步發現,晚餐若攝取較多碳水化合物,晚餐後散步,降血糖效果更好,這樣的族群,平常運動量往往也較少。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糖尿病學〉期刊(Diabetologia)。

研究作者並沒有解釋為什麼飯後散步可幫助降血糖,不過研究作者認為,每餐飯後散步,有助患者控制、管理體重,進而減少注射胰島素需要。

飯後運動 應納入運動指南建議
研究作者認為,目前的運動指南應做點調整,飯後運動這部分應納入指南當中,特別是攝取麵包、米飯、義大利麵、馬鈴薯等碳水化合物食物後,更需要運動一下,幫助控制血糖。

研究作者表示,糖尿病患者更應規律運動,目前建議糖尿病患者一星期花150分鐘進行快走、騎腳踏車等中度運動。參與研究患者在30天休息後分成兩組,一組一天花30分鐘走路,另一組是三餐飯後花10分鐘走路。研究人員測量患者飯後血糖濃度,並了解參與研究民眾的飲食狀況,研究人員也請這些民眾戴上運動紀錄儀器,測量研究14天當中這些民眾的運動量,因而得到上述結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7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膀胱過動症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及性別,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根國際禁尿學會指出,病人需要有急尿、合併頻尿和夜尿,或有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狀,在找不到其他原因下,可確診為膀胱過動症。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才揚指出,膀胱過動症可分為不明原因、神經性因、肌肉性因等三種成因,尤...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蛋黃的顏色常見有比較淺的「黃色」與比較深的「橘色」兩種,不同蛋黃的顏色到底差別在哪裡?其實蛋黃顏色深淺與營養素是有關係的,如果飼養時使用了比較好的飼料,蛋黃營養素較高顏色就會深,若飼料使用上比較一般,蛋黃顏色就較淺;另外,蛋殼顏色則與蛋雞品種有關,與營養關聯性並不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尿路結石的盛行率約為9.6%,男性又高於女性,主要與季節、遺傳、慢性泌尿道感染及飲食等因素有關。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營養室蘇嘉華主任指出,尤其患者最容易發生於夏季,主要因氣溫高導致流汗多、尿量少所導致,雖尿路結石不致命,但誘發症狀時,恐疼痛難耐,不僅容易造成反覆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