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下巴習慣性脫臼 肉毒桿菌注射可改善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1名77歲老先生因笑太用力,導致下巴脫臼,竟演變成慣性脫臼,必須常跑醫院治療,醫師考量患者罹患糖尿病與心臟病,加上輕微腦中風等症狀,便以注射肉毒桿菌取代手術處理,利用肌肉放鬆,降低關節的前拉力,患者已逐漸康復且未再復發。

下巴脫臼主要是控制下巴運動的顳顎關節脫臼,通常關節後方有韌帶拉住,但若遭到外力衝擊等,恐使關節過度位移,導致脫臼;聖馬爾定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醫師徐偉凱指出,醫師會將其推原位,患者日後就應避免做出太大動作,若打哈欠等則必須用拳頭撐住下巴,通常休息約兩個月都能恢復正常。

若治療慢性復發型顳顎關節脫臼患者,會採以手術的方式進行,但若患者年紀較大,又有中風等病症,因手術風險較高,通常會改以注射肉毒桿菌素;徐偉凱說,肉毒桿菌素能放鬆緊張的肌肉,有效降低脫臼機率,占8至9成患者,只要注射一次,就能恢復正常。

通常注射肉毒桿菌治療較無任何風險,但執行前仍需與醫師詳細的溝通;徐偉凱提醒,發生下巴脫臼後,復發率高,甚至嚴重時,只要嘴巴稍微張開,就有可能發生脫臼,必要時,應盡快接受治療,才能避免影響日常生活。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66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早上氣溫仍溫暖,入夜後卻開始變涼,最近早晚溫差大,許多人容易咳嗽,以為只是單純感冒,其實可能是氣喘!醫師指出,很多罹患氣喘的患者卻不自知;一旦發作,引發呼吸困難、胸悶,嚴重者甚至會呼吸衰竭而死亡,提醒民眾若每當季節交替、早晚溫差大時,就咳嗽且久咳不癒者,最好至醫院檢查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您家嬰幼兒鬧腸胃炎嗎?恐是感染了輪狀病毒!據統計,引起嬰幼兒腹瀉的原因,約有5成以上是由輪狀病毒感染。醫師指出,秋冬是輪狀病毒好發季,建議家中嬰幼兒最好在8個月前完成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可有效預防感染,並降低病情嚴重度。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紀鑫表示,一年四季都有輪狀病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一些公園裡的阿伯、阿嬤常口耳相傳對抗糖尿病的小偏方,似是而非的誤導民眾;新陳代謝科醫師洪建德表示,抗糖尿病正確方法首先要注重控制血糖,而想要控制血糖,則要學會如何控制血糖,以及坦然與醫療團隊分享,以了解造成血糖高低變化的主因。洪建德醫師說,糖尿病出現急慢性併發症或衝急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62歲饒先生,罹患乾癬10年,2年前關節開始莫名腫脹、疼痛,原以為是痛風引起不以為意;不料,左右手的食指關節開始變形,至醫院檢查才發現,竟是乾癬性關節炎,如今只能使用自製個人化湯匙,才得以進食。收治患者的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暨發言人、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